小麦青粒就收获,咋回事?4点原因,3点影响,农户损失如何避免?
发布时间:2025-05-22 06:30 浏览量:3
农户们都知道,小麦达到收获期时,收获后的麦粒都是黄色,黄色代表着成熟。
但是,今年却有例外,据一些媒体报道,河南的一些地区,农户收获后的小麦还泛着青粒,等于是还未完全成熟的小麦就收获了。
这是咋回事?原因有哪些?收获青粒小麦会有哪些影响?本篇内容,就详细和大家说说。
其一,干旱因素
今年河南部分地区,从4月份开始,一直到5月份,降雨就比较少,干旱情况比较严重。
当小麦进入灌浆期后,如果持续干旱,又没有进行灌溉浇水的地块,土壤水分不足,小麦植株自身为了减少水分散失,会加速成熟进程,导致籽粒灌浆不充分,提前进入青枯状态,农户提前收获。
据悉,今年一些农户收获青粒的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导致,继续生长下去,对于产量的增加也起不到积极作用。
相反,还有可能增加倒伏的几率,以及掉粒、掉穗的几率,与其这样,不如提早收获为宜。
其二,降雨因素
和上述干旱地区不一样,还有一部分地区的农户,查看当地的天气预报,后续几天内,当地户有连续的阴雨天气。
如果不提早收获,等到降雨过后再收获,根据降雨时间的长短,有可能形成“烂场雨”,导致还未收获的小麦发芽、发霉。
另外,如果后续有连续的阴雨天气,还影响已经收获小麦的晾晒工作,有些农户会冒雨收获,得不偿失。
因此,为了降低风险,就提前几天收获了,即便有青粒,也比发芽、发霉要好。
其三,倒伏的小麦
有些小麦因为前期旺长,再加上没有进行控旺,到了灌浆期时,茎秆脆弱,容易发生倒伏。
还有一些地区,小麦在进入灌浆期后,遇到下雨大风天气,小麦也容易发生倒伏。
对于倒伏的小麦来说,尤其是灌浆期倒伏的小麦,再继续生长下去,农户们觉得意义已不太大,因此会提前收获,出现青粒。
至于一些倒伏严重的小麦,比如茎秆都已经折断的小麦,哪怕全部都是青粒,也会去收获,毕竟,不收获也无意义,也没有了产量。
其四,生长发育不良的小麦
有些地块的小麦,因病虫害危害严重,或者遇到干热风等,导致小麦穗部提前枯死,即使小麦籽粒未完全成熟,为了减少造成的损失,农户也会选择提前收获。
比如有些农户,从小麦进入返青期开始,“一喷三防”的药剂能打3遍,而有些农户只打一遍,甚至一遍不打的也有。
等到小麦进入灌浆期后,田间病虫害危害严重,穗部受影响较大,也就只能收获青粒了。
1、产量下降
青粒小麦的籽粒灌浆不足,千粒重降低,倒伏或病害严重时,部分籽粒脱落或霉烂,产量会进一步降低。
小麦收获时,田间青粒占比越大,产量就越低,相反,青粒只有一小部分的话,对于产量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2、品质降低
青粒的小麦籽粒,蛋白质、淀粉等干物质积累不足,面粉面筋含量低,品质差(比如做面包体积小、面条韧性差)。
青粒小麦籽粒颜色发青、饱满度差,杂质多,不符合有些地方的小麦收购标准,收购价可能比正常小麦低。
3、损失增加
当收获的小麦,青粒过多时,产量和品质下降直接导致农户收入减少,尤其对规模化种植户影响更大。
收割、晾晒的成本也会增加,本来辛苦了一季,产量就很低了,还要在收获阶段继续增加投入的成本,亏损的几率增加。
1、播种前购买种子时,就优先选用抗逆品种,比如可选择抗倒伏、抗逆性强(如耐高温、耐湿、抗赤霉病)的品种等。
2、合理确定播种期,近几年来,一般建议适时晚播,确保小麦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成熟,比如黄淮地区冬小麦播种期建议在 10 月10日-15日左右播种。
3、注意肥料的施用,后期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逆性,氮肥不要过多,以免旺长。
4、如果小麦即将收获前,遇到连续阴雨天或倒伏的小麦,优先收割倒伏严重、病害较重的地块,避免损失扩大。收割时降低割茬高度、提高脱粒速度,减少籽粒损失。
上述就是关于小麦收获青粒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后,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
问问大家,今年你们当地有收获青麦粒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