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广东人,去了趟浙江东阳,不吹不黑,东阳比网上评价的还要好
发布时间:2025-11-01 06:54 浏览量:6
从广东出发,坐高铁到义乌,再转车进东阳,天色刚亮,空气里是木头的香味和豆浆的热气。
很多人只在网上看过浙中小城的标签,真到了东阳,感觉跟想象不一样,街面干净,路口顺畅,节奏不快,手上那杯豆浆也就不着急喝了。
东阳的名字有来头,古书说“日出东方,其光大明”,县治始于东汉,唐宋时出过不少进士,明清的木作班底走南闯北,宫殿牌坊都少不了东阳师傅的手艺。
老城这边的南市街,石板路踩上去发凉,门楣上还能看到清末的刻字,卖酱菜的铺子把坛子排成一列,酸香味直钻鼻子,老板边切卤味边聊天,像是隔壁邻居。
早餐先搞定一碗东阳麦饼配豆腐皮,麦饼里塞着葱肉和梅干菜,咬下去脆,油不腻,豆腐皮汤加胡椒,喝着暖胃,十来块钱,脚步就有劲了。
走到东阳木雕博物馆,门前两棵银杏树很老,秋天叶子掉下来像一地金片。
馆里陈列的明清花板、隔扇门,全是细到掉渣的工,龙爪的鳞片一片片刻清,人物的衣纹有起伏,灯光打在木头上,光影像水一样。
木雕源头能追到东汉画像砖,宋元时技法成型,明清到鼎盛,分“圆、透、浮、沉”几路工,匠人出门带枕木、带小刀,走到哪干到哪,祖师爷祠堂前还挂着老规矩,开工先净手再上香。
隔壁的卢宅是重点古建筑,建于清乾隆到道光年间,三进五开,梁枋全是雕花,门口石鼓像两头牛,一年四季都有人拍照。
讲解说卢家祖上中举人,家训写得实在,不准奢,不准赌,只许读书种田,天井里的日影一格一格,像把时间摁在地上看。
中午去白坦桥边的馆子点了八宝豆腐、东阳土鸡、麦芽糖烧芋艿,豆腐切成小丁配笋粒,口感细,鸡汤清澈,芋艿软糯带甜,白饭多舀一碗都不嫌多。
有朋友问木雕买不买,买小件就行,檀香、榉木、樟木都常见,问清材质和干燥,敲一下听声音,沉闷多半含水高,清脆一般干得透,别冲动买大件,邮费和后期开裂都是麻烦。
下午往东阳横店去,路上绿化好,山线像卷起来的布,车窗一推,风里有稻草味。
横店影视城是东阳的招牌,二十多年前从一家小厂起家,现在是“十里秦王、千步明清、万亩圆明”,剧组在街角搭景,行人走过去像撞进电视。
先进秦王宫,黑色城墙一压下去,心里会一紧,场景参考秦咸阳宫,城门高,夯土墙厚,地面石板磨得发亮,走廊里挂着兵器,抬眼是斗拱,低头是兽吻。
讲解说这里拍过英雄、功夫之王,还有不少古装大剧,角落里有烧黑的痕迹,是当年火戏留下的,没修,算是给后人看的。
再到明清宫苑,红墙金瓦一眼过去,熟悉的配色,太和殿前的汉白玉阶梯宽,游客站在中线拍照,偶尔还能遇到群演换装,小太监小步快走,袖子一甩就进了戏。
圆明新园更像一堂补课,原来那些被火烧毁的景,按老图纸复建了局部,海晏堂的兽头喷泉定点喷水,孩子们笑成一片,边上有史料展,清晰讲到圆明园始建时间、扩建过程和被劫文物去向,走一圈心里有数。
横店一天逛不开,合理的做法是选两到三个园区,搭园区大巴,节省腿脚,午后太阳晒,帽子要带,水要背,鞋要软底,排队拍照别贪远景,找侧面角度,人少,出片快。
晚饭回东阳城区,去小巷里找东阳光饼,现烤出炉,边缘发焦,中间鼓起,夹一片五花肉,再夹一把葱,咬下去脆里带香。
路口小摊卖豆腐丸子,一串四个,油面挂得薄,蘸辣酱一口一个,边走边吃,烟火味就有了。
住宿别盯着主街的大酒店,老城内的民宿安静,价格也合适,问清是否有独立卫浴和窗户,木质老房隔音一般,浅睡的人备个耳塞。
自驾是最舒服的玩法,东阳景点分散,木雕老街、卢宅在老城,横店在东面,南马古镇在西南,公交能到但耗时久,打车在节假日容易排队,自驾一车走,想停就停,时间自己掌握。
停车场早来早得,老街车位紧,绕外圈找公共停车场,步行五到十分钟能到,收费标准明盘,不用担心被宰。
不是自驾也行,高铁落义乌或东阳站,出站坐城际巴士到东阳客运中心,换出租或网约车进城,横店有直达大巴,园区间大巴循环跑,跟着指示牌走就好。
工作日来更舒服,门票有时有折扣,酒店也好谈价,餐馆不用排很久,拍照没那么多人入镜,整个人松一半。
第二天把南马古镇排上,镇子在江边,旧时称南马港,明清码头留下的石阶还在,河风吹过来,茶店的风铃叮当响。
古镇没大修那种新光,木屋墙面有裂纹,但窗棂花样还精致,祠堂里挂族谱,讲解说镇上一门三进士,牌匾是道光年间的手笔,墨色发乌,字骨还硬。
街口有家卖糕团的小店,青团软,艾草香轻,红糖馅甜得老实,配一壶当地黄茶,坐在檐下,看船过去,看孩子追猫,半天就过去了。
喜欢走自然线的,可以进歌山,古称歌山仙境,传说春秋时越女在此唱歌,山不高,林子密,路面好走,半山有石刻,字迹风化了些,能认出宋人的笔意。
山脚小庙供土地,香火不断,老乡拜过再下地干活,庙门口有石狮,嘴角被摸得发亮,图个顺利。
午饭试试东阳拉面,手工面条下锅快,出锅爽,配牛肉或咸菜,价钱实在,配上笋干烧肉,肥瘦合适,汁拌饭刚好。
想找伴手礼,东阳竹编、木梳、香囊都轻便,木梳有桃木、黄杨,挑齿细的,头皮舒服,竹编多是果篮、茶盘,做工紧,回家摆厨房好看又耐用。
买木器要注意漆面,生漆亮度柔,假漆发死光,闻味道,刺鼻就别买,问商家是否保修,裂缝能补不,话说清,省后事。
有人担心景区商业重,实话说,横店主街确实吵,卖服化道的小店多,价格不算便宜,拍照位也容易排队,避开的法子是把时间往早上和傍晚挪,主街绕开,走边巷,换个机位,同样能拍到灯笼和牌楼。
木雕老街白天游客多,晚上九点后人散,灯光打在木窗上,细节更明显,拿手机贴近拍,纹理像山脉,画质一点不输。
安全方面,东阳治安好,路口有巡逻车,景区摄像头多,现金少带,手机付款就够,小偷不常见,包口拉好,过闸机别挤,孩子手要牵牢。
花费算一笔,门票两三百能拿下两个大园区,吃饭人均五六十很饱,住宿工作日两三百住得舒服,周末翻一倍,提前订,押金记得问退改。
天气方面,春秋最舒服,温度刚好,雾气轻,拍照通透,梅雨季带雨伞,鞋要防滑,夏天晒,帽子、伞、防晒霜别省,冬天湿冷,民宿空调热风要先试,夜里备一件厚外套。
交通口子说清,外地高铁选义乌站车次多,再转巴士或网约车到东阳,东阳站也能到,但班次少,时间不好选,横店有自己的车站,直接买到横店的票更省事。
行程给一套简单的,第一天老城线,南市街看木雕小店,木雕博物馆一到两个小时,卢宅四十分钟到一小时,中午老城吃地道菜,下午去横店选两园,傍晚回城吃小吃。
第二天自然线,上午南马古镇,午饭吃面,下午歌山轻徒步,傍晚再回老街拍拍夜景,夜宵来一份豆腐丸子收尾。
预算紧张的,把横店缩到一个园,加重老城和古镇走读,博物馆、祠堂多看,费用能下去不少。
亲子家庭更建议横店加博物馆,孩子对历史有画面,动静结合,晚上早点回,避免娃在外面闹困。
情侣出行,南马古镇和夜里的老街最合适,灯影人少,照片温柔,找家有院子的民宿,早上晒太阳吃面包,慢慢来。
长辈同行,少走路,车停近,选讲解齐全的点,卢宅、博物馆、义乌-东阳红色线路纪念点都合适,备上保温杯,茶叶带一点,随时能喝。
嘴上说走马观花,脚下还是慢一点,眼睛盯细节,木头上的刀口,石阶上的凹槽,屋檐下的燕窝,这些是这座城的骨相。
很多人把东阳当横店的后花园,其实本体就很扎实,木雕是一门活的手艺,匠人还在敲,老街还在用,祠堂还在讲家法,古镇还在煮茶。
出去玩图个舒坦,花钱花在刀口上,不卷,不赶,不打卡,也不焦虑,顺着肚子和脚走,饿了吃,累了歇,看到喜欢的就多看一眼。
离开那天早上,市集开门,蒸汽从笼屉里冒出来,卖菜的摆好青瓜和豆角,电动车一辆一辆拐进巷子,太阳像从木窗格里一点点漏出来。
心里那句实话就很直,东阳比网上评价的还要好,没喊,也没夸,手里提着光饼,脚下往车站走,已经开始盘算下次怎么带爸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