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开空调别只调26度!维修工说的3个省电技巧,每月能省50块

发布时间:2025-10-28 08:05  浏览量:6

冬天一冷,不少人就把空调开到26度,觉得这个温度不冷不热刚好。但前几天跟修了10年空调的陈师傅聊天,他说好多人都调错了——其实冬天开空调,温度不是越高越舒服,也不是一直开着最省电,掌握几个小技巧,不仅体感更舒服,每月电费还能省不少,他自己家冬天开空调,每月比邻居少花50多块。

陈师傅说,冬天用空调的误区特别多,比如有人觉得“温度设30度,房间能热得更快”,还有人出门舍不得关空调,觉得“一直开着比反复开省电”,其实这些做法反而费电。他总结了3个“反常识”的省电技巧,都是从维修和日常使用里摸出来的经验,普通人照着做,就能少花冤枉钱。

第一个技巧:温度别设26度,设20-22度最省电,体感还更舒服。很多人冬天开空调,习惯把温度设到26度,觉得这样房间能快速暖和起来,其实空调制热有个“特性”:温度设定越高,压缩机工作负荷越大,耗电就越多,而且温度太高,室内外温差大,人反而容易口干舌燥、头晕,像闷在暖气房里一样不舒服。

陈师傅做过测试,同样15平米的房间,温度设26度时,空调每小时耗电1.2度;设22度时,每小时耗电0.8度,一天开8小时,就能省3.2度电,按每度电0.56元算,一天省1块8,一个月下来就是54块。而且20-22度的温度,刚好是人体感觉“不冷不燥”的范围,穿件薄毛衣就很舒服,不用因为温度太高脱衣服,出门又着凉。

他还提醒,要是觉得房间升温慢,别着急调高温,可以把空调风速设成“高风”,让热风更快循环到房间各个角落,等温度稳定后再调回“中风”,这样既快又省电。要是空调有“电辅热”功能,温度低于5度再开,温度高的时候开电辅热,纯粹是浪费电。

第二个技巧:出门别开“睡眠模式”保温,关空调比一直开省一半电。很多人出门办事,觉得“空调开睡眠模式,回来房间还是暖的,比重新开省电”,陈师傅说这是大错特错——睡眠模式虽然耗电比正常模式低,但只要开着,压缩机就会断断续续工作,1小时还是要耗0.5度电;要是出门超过2小时,关了空调,回来再开,就算升温需要多耗一点电,总耗电量也比一直开着少一半。

他举了个例子,早上8点出门上班,下午6点回家,一共10小时,开睡眠模式的话,10小时耗电5度;关了空调,晚上回家开1小时升温,加上正常开2小时,总共耗电1.8度,能省3.2度电。而且空调频繁启停不会影响寿命,现在的空调都有“防频繁启动”保护,关了再开,压缩机不会马上工作,反而能减少损耗。

要是担心回家房间太冷,也有个折中办法:出门前把温度设到16度(空调制热的最低温度),让房间保持一个基础温度,回来再调到22度,这样升温快,耗电也比开睡眠模式少。陈师傅自己家就是这么做的,早上出门设16度,晚上回家调22度,比邻居一直开着省了不少电。

第三个技巧:空调外机别不管,清理一下,制热效率能提20%。冬天开空调,很多人只关注室内机,却忽略了外机,其实外机上的灰尘、积雪会影响散热,导致空调制热效率下降,不得不更努力工作,自然就费电。陈师傅说,他每年冬天都会帮客户清理外机,清理完后,客户都说“空调热得快了,电费也少了”。

清理外机其实很简单,不用拆机器,只要注意安全:先把空调断电,用软毛刷把外机散热片上的灰尘刷掉,要是有积雪,用扫帚轻轻扫掉,别用热水浇(容易冻住,还可能损坏外机);要是散热片上有油污,用稀释的洗洁精水喷一下,再用清水冲干净,晾干后再开空调。

他提醒,住在高层的人别自己爬出去清理,找物业或者空调维修师傅来弄,花20块钱清理费,省下来的电费比这多得多。他之前有个客户,外机两年没清理,散热片被灰尘堵满,冬天开空调要1小时才能热起来,清理后20分钟就暖和了,每月电费省了40多块。

除了这3个技巧,陈师傅还说,冬天用空调还有个“小细节”能省电:给空调装个挡风板,让热风往下吹。因为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往上飘,要是空调对着天花板吹,热风都聚在屋顶,房间下面还是冷的,得开很久才能让整个房间暖和;装个挡风板,把热风导到地面,热空气从下往上循环,房间升温更快,自然就省电。

现在网上卖的空调挡风板很便宜,20块钱左右就能买到,安装也简单,对着空调出风口扣上就行,不用打孔,租房子的人也能用。陈师傅自己家的空调就装了挡风板,他说比没装的时候,升温速度快了三分之一,每天能少开1小时空调。

冬天开空调,核心不是“怎么调高温度”,而是“怎么让空调高效工作”。很多人觉得省电就是“少开空调”,其实只要用对方法,不用冻着自己,也能少花电费。毕竟冬天冷,该开空调还是要开,花冤枉钱才不值。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冬天开空调一般设多少度?有没有试过这些省电技巧?要是你家每月空调电费很高,会不会试试清理外机或者装挡风板?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