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变天了?黄金不香了,6类金属缺43%成新宠
发布时间:2025-10-26 12:56 浏览量:5
以前一说起“硬通货”,大伙第一反应准是黄金——能存着保值,急用钱时还能变现,家里放两块心里都踏实。可现在不一样了,AI、新能源一火,有6类金属悄悄成了新“香饽饽”,全球缺口都到43%了,比黄金实用多了。今天咱就用大白话唠唠,它们到底为啥这么重要,跟咱们的生活又有啥关系。
先说说黄金为啥“不香了”。不是黄金不值钱了,而是它的用处太单一,大多是用来收藏、避险,顶多在首饰、少量电子元件里用一点,没法撑起科技行业的发展。但这6类金属不一样,它们是AI、新能源车、光伏这些前沿领域的“命根子”——AI服务器跑起来怕热,得靠它们散热;新能源车能跑几百公里,靠的是含这些金属的电池储能;就连咱们天天刷的手机,主板导电都离不开这些金属。现在全球都在拼科技,对这些金属的需求蹭蹭涨,可供应却跟不上去,缺口自然就大了。
接下来咱逐个说这6类金属,看看它们到底有啥用,缺口又是咋来的:
第一类是锂,缺口38%,算是新能源车和储能的“能量核心”。简单说,没有锂,现在的动力电池根本玩不转——新能源车能跑长途,家庭储能电站能存电应对停电,全靠锂在电池里存电能。以前锂就用在小电池里,需求没那么大,可这几年新能源车卖得太火,2024年全球销量一下涨了30%,储能电站也建得遍地都是,锂的需求一下就爆了。但锂矿不好挖,从找矿到提炼成能用的锂盐,至少得1-2年,新产能跟不上需求,缺口就这么来了。
第二类是钴,缺口41%,相当于电池的“安全保镖”。钴加在锂电池里,既能让电池续航更长,还能防止电池过热起火,手机、电动车的电池都离不开它。全球的钴矿主要在非洲,今年上半年非洲有个主要产钴国,因为运输出问题,钴矿出口少了25%,一下就让全球供应紧张了。而且现在AI设备、智能手表这些小物件越来越多,对电池性能要求更高,钴的纯度得提上去,提炼更麻烦,缺口自然就更大。
第三类是稀土(主要是钕铁硼),缺口45%,是电机的“动力心脏”。稀土不是一种金属,是17种金属的统称,其中钕铁硼最关键——电动车的驱动电机要靠它转起来,风电的发电机离不开它,就连AI服务器的散热风扇,也得靠它产生的强磁场才能工作。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没有任何材料能替代它的磁性,用十几年都不会衰减。我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0%,但产量占70%,为了保护环境,咱们控制了开采量,国外新建稀土矿又慢,供应根本跟不上。
第四类是铜,缺口39%,是电网和电子设备的“导电血管”。铜大家都熟悉,导电、导热性特别好,智能电网输电要靠铜线,手机主板导电得用铜,AI服务器的散热模块也常用铜(比铝导热好30%)。现在全球都在建智能电网、5G基站,对铜的需求直线涨,可铜矿开采周期太长,从找矿到投产得5-8年,今年全球铜产量才涨5%,需求却涨12%,缺口越拉越大。
第五类是镍,缺口42%,是新能源和基建的“多面手”。镍的用处广,在动力电池里,镍含量越高,续航越强;在基建里,它是不锈钢的主要原料,盖房子、做家电都得用。今年新能源车和基建项目都在扩产,两边都抢镍,需求一下就“挤爆了”。全球镍矿主要在印尼,今年印尼还限制镍矿出口,供应更紧张,不少电池厂商为了提续航,还在加镍含量,需求又多了一块。
第六类是锗,缺口47%,是半导体和光伏的“隐形关键”。锗虽然冷门,但高科技离不了它——半导体芯片的衬底、光伏板的增透膜、红外探测器的核心部件,都得用锗。而且锗特别稀缺,全球总储量才8600吨,比黄金还少。今年全球锗产量只能满足53%的需求,国内有家半导体企业说,现在买锗得提前3个月订,价格比去年涨60%,就算这样还不一定能拿到货。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金属缺不缺,跟我有啥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要是你在新能源、半导体行业上班,公司为了抢材料,订单会排得满满当当,薪资、晋升机会可能会变多;要是找工作,金属开采、提炼的技术岗,薪资比普通白领高30%,还特别缺人;就算是普通消费者,以后买新能源车、手机,可能会因为材料贵了涨价,但性能也会更好——比如新能源车续航更长,手机更耐用。
也有人担心:“这会不会是短期炒作?”还真不是。这波缺口是科技发展的必然,AI、新能源是未来10年的大趋势,只要这些行业在发展,对这些金属的需求就不会少。而金属开采慢、储量有限的问题,5-8年内很难解决,缺口还会持续。就像10年前没人想到新能源车会这么普及,现在这些金属,就是支撑未来科技生活的“基石”。
最后得提醒一句:了解这些不是让大家盲目投资,这些金属价格受政策、国际形势影响大,普通人很难把握。咱们主要是看清行业趋势,知道科技发展背后靠啥支撑,别再只盯着黄金了——新时代的“硬通货”,早就悄悄换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