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视野丨相伴同行,成就百年涂料梦:巴德富与东顺共赢华章
发布时间:2025-10-22 18:57 浏览量:5
闽南的热风拂过红砖古厝的檐角,带着海洋的湿润与土地的厚重。在这片曾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土地上,一个关于坚守与创新的故事,在涂料行业悄然书写了九十余年。
1931年创立的东顺涂料,如同一棵深深扎根的榕树,历经风雨却枝繁叶茂,跨越四代人的接力传承,从老字号走向行业标杆,成为中国民族涂料工业发展的活态见证。
而在这段漫长旅程中,与优质供应商的携手共进,特别是与巴德富结下的深厚情谊,共同谱写的“老友记”,已成为东顺品质坚守不可或缺的篇章。
NO.1
老字号的时代新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东顺品牌的雏形在闽南大地悄然孕育。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萌芽期,民族涂料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东顺的创立者洪氏家族以敏锐的商业嗅觉,捕捉到建筑材料本土化生产的巨大需求,开启了家族与涂料的不解之缘。
时代的浪潮几经起伏,这个初生的品牌曾一度沉寂于历史长河。然而,真正的转折发生在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洪家后人洪琼彬与妻子林黎璇毅然肩负起复兴家业的使命。
他们不仅承袭家传技艺,更以开阔的视野融合现代科技,重新创立厦门东顺涂料有限公司,让老字号重焕光彩。
这段复兴历程背后,是闽商“爱拼敢赢”精神的生动体现。东顺科技集团董事长洪恩兰对此深有感触:“东顺的复兴,不只是品牌的回归,更是对品质与诚信的郑重承诺。”
东顺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吴银虾表示:“我们从做涂料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做出对得起时代、对得起人心的产品。”
这份初心,指引着东顺在供应链选择上始终坚守高标准,为日后与优质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埋下伏笔。
NO.2
技术研发的攀登之路
东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涂料行业的技术进化史。1986年,东顺成功研制出厦门本土首款乳胶漆,展现了强劲的创新实力。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当地产业空白,更标志着中国民族涂料企业开始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
2003年,当环保理念尚未普及时,东顺全品类产品已率先通过中国环境标志认证,引领行业标准。
这一前瞻性布局,体现了东顺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和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在当时普遍使用有机溶剂型涂料的行业环境下,东顺率先转向水性涂料研发,开辟了绿色环保的新赛道。
至今获得的40余项专利,见证着东顺在技术创新路上的坚实足迹。技术总监严绍垛作为研发领军人,深知创新价值:“我们始终坚持自主技术研发。以皇石系列仿石漆为例,它不仅还原天然石材的质感与美学,更在轻量化、环保、安全等方面实现突破。”
这些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优质原材料的有力支撑。
NO.3
与优秀同行者的匠心共筑
品质是东顺的生命线。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全流程,东顺执行着远高于国标的质量标准。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体现在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精挑细选上。与巴德富等顶尖原料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从源头上保障了产品的环保与安全。
东顺生产厂长邹志荣对此有着深刻体会:“我们拒绝使用劣质原料,而是坚持与最优秀的原材料商合作。像巴德富这样的合作伙伴,不仅产品性能稳定,而且服务响应迅速,真正帮助我们构筑了市场竞争力。”
这种合作超越了简单的买卖关系,形成了协同共进的伙伴关系。巴德富稳定的产品性能和快速的服务响应,为东顺的产品质量提供了坚实基础。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基于双方对品质的共同追求和对行业发展的共识。
巴德富作为顶尖原料供应商,其产品性能稳定性和服务响应速度,为东顺的质量管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NO.4
担当守门人,共筑涂梦
东顺的角色从不局限于企业经营者。作为行业秩序的“守门人”,东顺积极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发展。承办国家建筑涂装工培训基地,持续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品牌运营总监陈志坚分享道:“市场正在加速洗牌,唯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未来。东顺坚持不打价格战,而是聚焦产品创新、服务升级与体验优化。”
这一战略选择,体现了东顺作为行业守门人的责任担当——通过提升产品价值来赢得市场,维护行业健康发展环境。
从老字号到行业标杆,从产品创新到标准制定,东顺秉持的“讲诚信、求创新、重品质”的理念,已经融入企业的每个环节。这种理念指引着东顺与包括巴德富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奔赴“百年涂料梦”。
东顺人展望未来:“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中国民族涂料领导品牌。这条路,我们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坚定地走下去。”
九十年余的风雨历程,东顺涂料从闽南走向全国,背后是一代代东顺人对品质的坚守、对创新的追求。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东顺用稳健而坚定的步伐,与巴德富等优秀合作伙伴一起,书写着关于传承与创新、品质与诚信的时代故事。
这个故事仍在继续,正如闽南大地上的生生不息,东顺的百年涂料梦正在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共进中逐渐照进现实。
在每一个涂刷东顺涂料的建筑立面上,在每一个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中,这个民族品牌正在用最实在的方式,践行着自己对时代、对行业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