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锡铁路塞北隧道贯通,冲刺明年通车!草原动车梦加速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25-10-19 19:30  浏览量:7

10 月 10 日,太锡铁路坝上地区 “咽喉工程”—— 塞北隧道成功贯通,为这条国家 “十四五” 重点铁路的 2026 年底通车目标注入关键动力。这座位于塞北管理区小西沟村西侧的隧道,紧邻小林线乡道,全长 902 米,最大埋深 40 米,受坝上地区近 3 米的最大冻结深度影响,施工面临浅埋围岩稳定性差且弱富水,极易引发塌方冒顶风险。

面对复杂工况,项目团队以 “工序定工期、责任到个人” 的管理标准拆解 18 个月建设任务。针对地形特点定制进口耳墙式与出口斜切式明洞门,通过 60 米进口明洞、157 米出口明洞的明挖施工筑牢两端防线,中间段落则采用暗挖工艺配合复合式衬砌保障结构安全,最终实现隧道顺利贯通,为后续铺轨架梁扫清关键障碍。

塞北隧道的突破,是太锡铁路全线攻坚克难的缩影。作为连接河北张家口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交通大动脉,线路途经坝上 — 内蒙古高原过渡带,全长 392.2 公里,其中张家口境内 132.07 公里新建线路需穿越多重自然挑战。在沽源县陈家营隧道施工中,项目团队曾遭遇零下 30℃极寒天气,导致混凝土强度达标率仅 60%,机械液压系统频繁故障。

为破解难题,施工方创新采用 “智能温控 + 主动保温” 技术。隧道内设置双重防风帘,20 台热风炮与温度传感器联动,将作业面恒温控制在 5℃以上,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率提升至 100%,该技术已纳入高原铁路施工标准案例。而塞北隧道则通过精准控制开挖节奏、优化衬砌工艺,成功化解浅埋偏压与富水地质的双重风险,彰显了高原铁路建设的技术突破。

太锡铁路作为国铁 Ⅰ 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总投资 127.13 亿元,南起崇礼铁路太子城站,向北经崇礼、张北、沽源、塞北管理区进入内蒙古,终至锡林浩特站,新建线路 151.4 公里,其余 240.8 公里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设计时速 160 公里。全线在张家口境内新建张北站、沽源站、塞北管理区站 3 座车站,内蒙古段则打造了融合马头文化的锡林浩特站。这座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的站房,以 “雄鹰展翅” 造型呼应草原文化符号。

该铁路其南端衔接京张高铁、崇礼铁路,北端贯通集通铁路,建成后将与滨州、唐呼等铁路串联,形成内蒙古中部至京津冀的快速客货通道,使锡林郭勒盟进京时间从 9 小时缩短至 4.5 小时,彻底结束张北、沽源等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

隧道贯通与工程推进,正加速释放铁路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塞北管理区而言,这条线路将推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从草原湿地到风电景观的特色资源,有望借 “动车经济” 实现客流倍增。在更广阔的区域维度,铁路将串联京津冀西北生态发展带与锡林郭勒盟旅游区,助力张北新能源、沽源特色农业、锡林郭勒畜牧业等产业升级,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从国家战略视角看,太锡铁路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交通支撑,更将强化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功能:其北段远期年货运能力达 7930 万吨,可助推能源基地建设,客货并举的运输格局将实现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的双赢。

目前,太锡铁路张家口段已全面启动桥梁上部结构施工,继塞北隧道、陈家营隧道贯通后,其余隧道与桥梁工程正按节点推进。根据规划,全线将于 2026 年 4 月启动铺轨,同年年底具备通车条件。届时,这条穿越草原与高原的 “银色巨龙”,将让沿线群众的 “草原动车梦” 变为现实,书写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