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干旱,农户提前割麦:无奈背后的沉重叹息
发布时间:2025-05-17 05:11 浏览量:5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本应是小麦灌浆成熟,农户满心期待丰收的五月,河南的田野却被干旱的阴影笼罩。望着干裂的土地和枯黄的麦苗,许多农户满心无奈,只能做出提前割麦的艰难决定,这背后,是多少汗水与心血的付诸东流。
自进入春季以来,河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多地出现严重干旱。据河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4月以来,全省40%的县市都陷入了重度以上气象干旱,豫西、豫中及豫北等地更是重灾区。持续的高温、无雨天气,让土壤里的水分不断蒸发,土地干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小麦的根系在这样的环境里,根本无法汲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生长发育受到极大阻碍 。
在洛阳宜阳县,村民王女士望着自家30亩麦田,眼眶泛红。为了给麦苗浇水,她咬咬牙花了上千元,可受限于地势和水源,也只浇了10余亩地,高处的麦子已经枯黄干瘪,“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她无奈地说道。周口太康县的农户江拢同样发愁,他家远离水源的麦地,因为浇灌不足,几乎绝收,往年这个时候,麦穗本该饱满青绿,今年却只剩下干瘪的外壳 。
对于农户们来说,提前割麦实在是无奈之举。如果不提前收割,持续的干旱很可能让麦子彻底绝收,一年的辛苦劳作就真的要化为泡影;可提前收割,麦穗里的麦粒还没完全发育饱满,产量大幅下降,卖不上好价钱。一位农户无奈地表示:“这些麦子谈不上收成,但不割的话,会影响下个月种玉米。”他们在这艰难的抉择中,满心都是对生活的无力和无奈 。
为了帮助农户减少损失,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省累计浇灌小麦1.1亿亩次,紧急拨付5000万元抗旱资金,还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抗旱。针对干热风风险,农技人员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智能滴灌保墒;许昌建安区利用无人机精准施药,襄城县采用滴灌带节水补墒,延长土壤湿润周期 。
然而,即便有了这些措施,仍有部分农户面临难题。豫北地区最晚需在5月15日前完成灌浆水浇灌,但部分丘陵地带因为水源匮乏,灌溉工作难以落实。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十天河南依旧没有有效降水,气温还会偏高,旱情很可能持续发展 。
这场干旱不仅影响了当前的小麦收成,还可能打乱后续的农事安排,影响农户们下一季庄稼的种植。而且,干旱对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
看着河南农户们无奈提前割麦的身影,我们不禁感叹,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如此脆弱。每一滴汗水,每一份期盼,在天灾的肆虐下,都可能变得遥不可及。真心希望河南能早日迎来一场大雨,缓解旱情,也希望我们能更加重视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应对灾害的能力,让农户们不再承受这样的无奈与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