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安全无小事!这些真实案例足以让你警惕
发布时间:2025-08-10 20:40 浏览量:8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充电宝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补给站”。然而,这个看似普通的便携设备,却可能因劣质产品或不当使用成为“定时炸弹”。
警示案例
劣质充电宝引发的灾难
↓↓↓
案例一:
磁吸无线充电宝车内故障,驾驶舱突发火情
2025年,浙江台州王女士的私家车驾驶舱内突然起火冒烟,消防员及时赶到将火扑灭。经调查,起火原因是放置在车内的磁吸无线充电宝发生故障。夏季车内温度常高达60℃以上,磁吸设备若质量不达标,极易因高温引发电路短路。
警示
磁吸无线充电宝虽便捷,但对电路稳定性要求更高。购买时需确认是否通过3C认证,同时避免将其长时间置于高温环境(如暴晒的车内),减少自燃风险。
案例二:
伪劣移动电源短路,一家四口不幸遇难
2023年1月,广西桂平一自建民房凌晨突发大火,屋内一家四口不幸遇难。经调查,起火原因为移动电源短路引发火灾,而该移动电源疑似为伪劣产品,未通过任何安全认证。
警示
无安全认证的充电宝如同“裸奔”,内部电芯和保护电路缺乏保障,短路起火概率极大。夜间充电时若发生意外,逃生难度陡增,务必拒绝“三无产品”。
案例三:
充电宝长时间充电过热,居民住宅遭殃
2025年4月,自贡市荣县某小区居民住宅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12平方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2000元。经认定,起火原因为充电宝长时间充电导致过热。
警示
即使是合格产品,长时间充电也会加速电池老化,引发过热风险。充电时需有人看管,养成 “充满即拔” 的习惯,避免彻夜充电。
为什么必须选择有 3C 标志的充电宝?
安全认证的“通行证”: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充电宝市场准入的“硬指标”。通过认证的产品需经过高温、短路、跌落等严格测试,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障安全。自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宝已被禁止生产、销售。
识别真假3C标志:正品3C标志通常为印刷或模压在产品本体上,图案清晰且有立体感;若标志模糊、粘贴不牢或通过网购“补标”,极可能是假冒产品。
新规倒逼行业规范:今年6月起,民航局明确禁止携带无3C标志或被召回的充电宝登机。这一举措倒逼企业提升质量,也提醒消费者:无3C标志的充电宝,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可能影响出行。
选购篇
优先选择知名品牌,避免“三无产品”。
检查产品本体是否有3C认证标志,并通过“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验真伪。
避免购买容量虚标、价格过低的充电宝,这类产品往往偷工减料。
使用篇
充电时远离易燃物,如衣物、纸张等。
避免在高温(如阳光直射、车内)或潮湿环境中使用。
发现充电宝鼓包、发热、异味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
应急篇
若充电宝起火,切勿用水直接泼洒!应立即断电,使用干粉灭火器或用厚重布料覆盖隔绝氧气。
火势失控时,迅速撤离并拨打119报警。
一个小小的充电宝,
承载的是生命安全。
选择有3C标志的产品,
既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家人负责。
让我们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让“充电宝”真正成为
守护便利的“安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