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上大学的22岁体育生,开好房间竟然约到自己的同寝室兄弟!

发布时间:2025-10-11 19:14  浏览量:7

重庆的六月已经裹着水汽发烫,我攥着民宿APP里弹出的电子房卡,站在解放碑旁老居民楼的窄巷里,T恤后背早被汗浸出深色印子。作为重庆某高校体育学院大三学生,我练了三年短跑,肌肉记忆里全是冲刺的节奏,可此刻站在“山城·初见”民宿的木门前,指尖却有点发颤——这是我第一次用社交软件约人见面,对方头像是侧影,朋友圈里全是健身照,胸肌线条和我不相上下,私信里说话带着点痞气,让我这几天训练时都忍不住分神。

输密码的手顿了顿,我又看了眼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我到楼下了,穿黑色运动服。”抬头望了眼巷子口,没看见类似打扮的人,倒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还有那口带着川渝口音的调侃:“哟,张昊,你也来这找人?”

我猛地回头,血液瞬间往头顶冲——站在我身后的是李哲,我同寝室睡了两年多的兄弟,此刻他手里也攥着个亮着电子房卡的手机,黑色运动服的拉链没拉,露出里面印着学校校徽的白T恤,和我身上这件一模一样。空气像被巷子口的热风凝固了,我俩对视了三秒,谁都没说话,只听见远处火锅店飘来的牛油香味,还有手机里APP推送的“您预订的房间已就绪”提示音,在寂静里格外刺耳。

“你……”我先开了口,声音有点发紧,“你约的人也在这?”

李哲的脸瞬间红到耳根,他挠了挠头,眼神躲闪着往我手机屏幕上瞟,喉结滚了滚:“你约的是……‘山城肌肉’?”

我手里的手机“啪嗒”一声差点掉在地上。“山城肌肉”是我给对方的备注,而这个ID,我前天才在李哲的手机上见过——那天他趴在床上聊微信,我凑过去想抢他零食,瞥见他对话框里的头像,还调侃他“什么时候认识这么带劲的朋友,不介绍给我认识认识”。当时李哲慌忙按灭屏幕,骂我“窥屏死变态”,现在想来,那些躲闪的眼神里藏着的不是秘密,是我做梦都没料到的巧合。

民宿的木门没关严,风一吹就吱呀作响,我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房间不大,临窗摆着一张榻榻米,窗外能看见解放碑的霓虹在雨雾里闪烁。李哲跟在我身后,脚步拖沓,像做错事的小孩。我坐在榻榻米上,顺手拿起桌上的矿泉水,拧了半天没拧开——平时练卧推能推120公斤的手,此刻连个瓶盖都搞不定。

“其实我就是觉得……”李哲在我对面坐下,双手撑在膝盖上,头埋得低低的,“网上聊天不用见面,说话没那么多顾忌。”他的声音比平时轻了不少,没了往日在球场上喊“防守”的中气十足,“你也知道,我妈总催我找对象,队里的女生要么太熟,要么觉得我们体育生头脑简单,我……”

我打断他,心里的慌乱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有尴尬,有好笑,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释然。“你别解释了,”我把矿泉水瓶递给他,“我也是,觉得网上聊得轻松,不用想着自己是‘体育生张昊’,就只是个想找人说说话的男生。”

李哲接过瓶子,“啪”一声就拧开了,他递给我,自己又开了一瓶,猛灌了几口。“你说咱们俩是不是傻?”他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点自嘲,“同寝室住这么久,每天一起去训练,一起在食堂抢糖醋排骨,竟然要靠社交软件约到同一间房才知道对方的心思。”

我也笑了,喝着冰矿泉水,感觉心里的燥热渐渐退去。想起大一时,我因为训练拉伤韧带,躺在宿舍床上不能动,是李哲每天帮我打饭,扶我去医务室,晚上还帮我揉腿放松;去年校运会,他跑400米时差点摔倒,是我冲上去扶着他冲过终点线;我们俩总在深夜里聊未来,聊毕业后要不要当教练,聊会不会找不到喜欢的人,却从没说过自己偷偷在社交软件上找人聊天的事——就像两个隔着一层玻璃的人,明明离得那么近,却非要绕远路去寻找温暖。

“其实我挺怕的,”李哲突然收起笑,语气认真起来,“怕别人知道我在网上约人,说我‘不正经’,更怕你知道了,觉得我奇怪。”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上能感觉到他肌肉的硬度,和我一样,是常年训练留下的印记。“有什么好怕的?”我看着他的眼睛,“我们只是想找个能轻松聊天的人,又没做错什么。再说,你是我兄弟,我还能因为这个看不起你?”

窗外的雨突然下了起来,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霓虹的光透过雨珠,在房间里洒下斑驳的光影。李哲从包里掏出两罐可乐,拉开拉环,递给我一罐:“那这房……咱们还住吗?”

我接过可乐,和他的罐子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住啊,”我笑着说,“好不容易订到的江景房,总不能浪费。正好,咱们俩好久没好好聊聊了,今晚不用聊训练,不用聊比赛,就聊点平时没说过的废话。”

我接过可乐,和他的罐子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住啊,”我笑着说,“好不容易订到的江景房,总不能浪费。正好,咱们俩好久没好好聊聊了,今晚不用聊训练,不用聊比赛,就聊点平时没说过的废话。”

那天晚上,我们没提社交软件上的事,也没提“约人”的初衷,就像往常一样,躺在榻榻米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从高中时第一次接触田径,到大学时因为抢最后一包泡面吵架,再到以后想一起开个健身工作室。雨下了半夜,可乐喝了三罐,窗外的解放碑亮了又暗,我看着身边熟睡的李哲,突然觉得,那些在网上寻找的理解和陪伴,其实早就藏在每天一起醒来的晨光里,藏在训练后递过来的一瓶水里,藏在无数个共享的日常里。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起走出民宿,巷口的早餐摊飘来豆浆的香味。李哲拍了拍我的后背:“以后别在网上瞎约了,想吃火锅想聊天,直接喊我就行。”我笑着点头,看见他手机屏幕亮了一下,社交软件的图标还在,只是备注栏里,“山城肌肉”四个字,已经被他改成了“室友张昊”。

重庆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我们身上,我想起训练时教练常说的话:“短跑靠的是爆发力,但人生有时候需要慢下来,看看身边的人。”原来我一直拼命往前冲,想寻找的东西,早就陪在我身边,像寝室里那盏永远为晚归的人留着的灯,温暖又踏实。 #双男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