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少吃寒性食物,不妨多吃这5种食材・适合秋燥季节,要懂得吃

发布时间:2025-09-24 17:51  浏览量:8

“秋燥”不是多喝水就能糊弄过去的,昨晚刷到一条吐槽:办公室姐妹集体囤了3箱润喉糖,结果该咳还是咳,该脱皮还是脱皮。

别笑,说的可能就是你。

想靠一颗糖打天下?

身体第一个翻白眼。

真正管用的,是把这些新上市的“土货”塞进锅里——价格跌了三成,营养却偷偷翻倍,错过等一年。

先说板栗。

迁西产区今年大丰收,批发价直接砍15%,菜市场喊“十块三斤”的老板脸都笑烂。

别急着红烧,生栗子顶端划十字,沸水煮3分钟,壳口“嘣”一声自己咧嘴,一捏整颗溜出来,省时十倍。

丢进鸡腿锅,撒点老抽和八角,半小时后厨房香到邻居敲门。

关键是B1、B2含量比牛肉还高,脾胃虚的打工人吃两顿,下午四点不再脑袋发懵。

莲藕也便宜,湖北洪湖中节批发1块8,比去年便宜两成。

别挑头尾,中段淀粉适中,做藕丸子不软不硬。

秘诀是擦成茸后别挤太干,留一点点水分,下锅能“嘭”起来,咬开蜂窝里全是汤汁。

嫌麻烦?

超市新出FD冻干藕汤块,热水一冲就是鲜藕原汤,8块钱一块,出差党福音。

红薯记得“放冷”再吃。

农科院刚测完,15℃阴放10天,甜度飙40%,淀粉全转成糖,空气炸锅180℃ 15分钟,流蜜程度不输网红蜜薯干。

但注意,炸锅热风会抽走水分,秋燥人群最好改用蒸笼,连皮蒸八分钟,β-胡萝卜素损失最少,皮肤干到起屑的姐妹连吃一周,小腿蛇皮纹明显淡下去。

新宠是“黑珍珠花生”,山东农科院去年才批下来的品种,花青素是红皮花生的5倍,抗氧化直接对标蓝莓。50g花生+20g黑豆+800ml水,破壁机按“浓汤”键,20分钟搞定紫黑豆浆,口感丝滑不带渣,办公室当下午茶,比点一杯拿铁省18块,还把秋乏赶走。

有人嫌荸荠去皮麻烦,新发地已经出现“免剥”品种,物理去表皮,8块一斤,清水冲一下就能直接啃。

脆得像梨,却含12%抗性淀粉,肠道菌群最爱,便秘星人每天啃5颗,比狂吃酸奶靠谱。

雪梨别再生啃了。

中国药膳研究会刚出数据,挖空梨心加1g川贝、两片百合、一小粒冰糖,蒸20分钟,镇咳效果提升两倍。

晚上咳到睡不着的,睡前吃一个,半夜不用爬起来灌水。

最后提醒一句,今年网红“冰麻薯”别跟风,奶油+寒性糯米,秋燥直接变秋泻。

真想解馋,把贝贝南瓜整颗扎孔,微波炉高火8分钟,0添加却甜到心坎,热量不到麻薯三分之一,完美平替。

把以上任意三样温性食材+两样润燥组合丢进一周菜单,成本不到五十块,皮肤、嗓子、肠胃一次性安抚到位。

秋天很短,别让“多喝热水”继续背锅,今晚就逛菜市场,把便宜又高能的“秋味”搬回家,身体比朋友圈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