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示范区多措并举战高温扎实筑牢小麦干热风“防护墙”

发布时间:2025-05-20 15:23  浏览量:3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多措并举战高温扎实筑牢小麦干热风“防护墙”

针对近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及干热风灾害风险,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决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坚持“防抗结合、科技支撑、精准施策”原则,迅速行动、全域动员,通过强化监测预警、科学田间管理、组织保障服务等举措,全力降低小麦干热风灾害损失。截至目前,全区小麦整体长势良好,预计千粒重较常年提升1.2-1.5克,有望实现亩均增产5%。

一、构建“三维预警”体系,织密灾害防御网。

示范区乡村发展服务部成立“干热风防控专班”,建立“实时监测+智能预警+分级响应”机制。依托高标准农田智能监测站,实时采集土壤墒情、空气温湿度等数据,结合省气象台预警信息,精准划定大王、阳店2个高风险区域,发布《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专报》2期,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至农户。同步启动“专家包片”制度,组织3支农技服务队下沉一线,开展“田间课堂”12场次,覆盖种植大户、合作社等1经营主体180余家,确保预警信息到田到户。

二、推行“一喷三防”技术,提升抗灾硬实力。

针对干热风对小麦灌浆期的影响,示范区全面推广“戊唑醇+吡虫啉+叶面肥”叶面喷施配方,整合财政资金20万元,统一采购配方药剂16.51万袋,免费发放至农户。创新实施“无人机+人工”协同作业模式,组织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1.2万亩次,人工补喷4.29万亩,确保喷施覆盖率100%。通过“一喷三防”,有效增强小麦抗逆性,延缓叶片衰老,示范区小麦千粒重预计增加1.2克以上,减少空壳率3-5个百分点。例如,阳店镇南卿村优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的800亩小麦,经喷防后穗粒数增加2-3粒,预计亩产可达385公斤,较未喷防地块增产6%。

三、强化“水肥双保”措施,夯实田间管理基。

针对高温干旱叠加风险,示范区统筹调配水资源,启用柏凤渠智能灌溉设施,推广“滴灌+微喷”节水技术,累计灌溉面积达1.6万亩,较传统漫灌节水40%。同步实施“错峰补水”策略,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小水润灌,避免倒伏。在施肥方面,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增施腐殖酸水溶肥1.5万亩次,促进根系活力。例如,阳店镇胡家塬村、东水头、阳店村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亩均节水30立方米、节肥20%,小麦茎秆抗折力提升15%,未出现倒伏现象。

下一步,示范区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成熟期田间管理,组织农机手开展防倒伏收割培训,确保颗粒归仓,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