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广大用户书:启境汽车火焰山夏测,只为一份安心的承诺

发布时间:2025-09-29 06:50  浏览量:11

“火焰山48℃地表煎蛋,这车居然敢把电池直接扔进去烤?

刷到这条短视频时,我正挤在地铁里,后背贴着别人的汗衫,手机烫得能当暖宝宝。

那一刻,脑子里只有一句话:要是我的电车也这么抗造,夏天就不用在停车场里蒸桑拿了。

吐鲁番地表88℃,鸡蛋三分钟熟,这是小学常识。

可很多人不知道,电车最怕的不是冷,是这种“干蒸+烧烤”混合双打。

电池一过热,充电功率咔咔往下掉,空调压缩机跟哮喘似的,车机屏幕直接黑成镜子。

去年朋友在西安出差,车停露天四小时,导航重启七次,最后只能叫拖车。

维修单上写着“热失控保护”,翻译成人话:电池怕炸,先怂为敬。

启境这次干的,就是把怂货逼成硬汉。

他们把试制车拉到火焰山腹地,连续两天不挪窝,车顶温度计飙到70℃,车里像无人区一样关着窗。

结果?

电池包外壳烫手,但热管理系统死盯电芯温度,不超过40℃;快充枪插进去,10%到80%依旧28分钟,功率没打折;最离谱的是车机,华为MDC 810那块“小砖头”算力400TOPS,屏幕没花,语音助手还能讲段子。

测试小哥摘下隔热手套,第一句话不是汇报数据,而是“我靠,座椅通风居然没停”,听起来像给领导拍马屁,但记录仪不会撒谎。

有人可能会撇嘴:实验室数据谁不会吹?

问题是他们连“人”也一起烤。

工程师把保温杯换成温度计,白天跟车跑,晚上回帐篷导数据,十天跑了一万公里,晒脱三层皮。

官方公众号发了一张照片: someone's back 红肿像地图,配文只有四个字“代价换的”。

我盯着那张图,忽然想起自己买车时销售拍胸脯:“放心,全国都能开。

”真该让他来火焰山站一天,看他还敢不敢把承诺说得那么轻。

更扎心的是,他们解决的痛点全是日常踩过的坑。

镀膜前挡玻璃,强光下不戴墨镜也能看清导航;空调三重制冷,三分钟把60℃蒸笼降到26℃,相当于把广州地铁口热风瞬间换成商场冷气;电池200次高温循环,容量保持95%,翻译一下:开五年,续航只掉十几公里,比手机电池耐用多了。

别小看这点数字,真掏钱的时候,多20公里续航就能让一个人从比亚迪看到小鹏再看到启境,最后把预算加三万。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么卷,价格得飞到天上去?

内部爆料说量产版明年一季度交车,广州车展先露脸,售后网点已经悄悄铺到200+,连拉萨都有。

意思很明显:不打算玩限量噱头,就想走量。

想想也是,华为把MDC 810都给了,广汽再把产线让出来,成本早被两家巨头摊平,剩下就看消费者买不买账。

反正我已经把“等上市去试驾”写进备忘录,别的不测,就测中午十二点坐车里开空调吃麻辣烫,看玻璃会不会起雾、座椅会不会烫屁股——要是这都扛住,下单理由就够了。

说到底,电车圈卷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人把“抗热”从PPT搬到火焰山。

以前我们买车看续航、看加速,现在得加一条:敢不敢在柏油路煎蛋的城市里不趴窝。

毕竟,谁也不想周末带娃去动物园,结果车先热成动物园。

吐鲁番的沙子烫脚,但数据不会骗人——那辆被烤了十天的启境,现在还能零百加速5.8秒,空调18℃稳稳的。

看完只想说一句:别总盯着冰箱彩电大沙发,能过火焰山的车,才是夏天真正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