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史记·列传]高级知识分子知多少,有你的父辈吗(十一)
发布时间:2025-09-25 00:32 浏览量:6
一、工程技术人员(11)
(高级工程师)1456人
说明:马鞍山市高级知识分子名录分为12个类别。人员在各类别中按照姓氏和名字的笔画、笔顺排列;姓氏笔画相同者,按照横、竖、撇、点、折顺序排列。
方友风,1944年7月生,福建南安人。大学本科学历,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机运室高级工程师。
1968年 12月起在马鞍山钢铁公司南山铁矿选矿车间工作;1973年3月起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
主要成果:(1)参加南京白云石矿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和南京白云石矿外运设施施工图设计,担任专业负责人。该工程为宝钢配套工程,1993年获冶金部优秀设计奖。(2)参加江苏省船山石灰石矿扩建初步设计外运设施及 1.6公里钢绳芯胶带机施工图设计。该工程 1987年获冶金部优秀设计奖和马鞍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参加马钢 2500m³ 高炉系统工程设计获通报表彰奖。
方正芳
方正芳,1957年11月生,安徽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学士学位,马钢股份公司设计研究院计划经营室主任,高级工程师。
1982年毕业于华东冶金学院炼铁专业,分配到马钢股份公司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3 年参与设计的马钢二铁厂4#高炉大修工程,获安徽省优秀设计一等奖;1984年作为主要设计人之一参与设计的马钢一铁厂高炉喷煤车间工程,获安徽省优秀设计二等奖。1986-1988年,作为主要设计人参与设计的马钢二铁厂1#高炉大修工程获院优秀设计一等奖;参与本院以高炉冷却壁寿命为课题的 QC 小组活动,获1990年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主要论文有:《马钢热风炉技术改造方案探讨》、《马钢二铁厂1#高炉大修设计改进及效果分析》、均刊载于《设计与研究》。
方蕰中
方蕰中,1935 年11月生,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中专学历,马钢江东企业公司原经理,高级工程师。
1953年8月分配在马钢,先后在铁厂、钢厂、焦化厂工作,曾任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科长、厂长、党委书记等职。
曾参与和主持3吨转炉吹钒试验、焦化焦炉开工、煤气风机改造、焦炉化产设计审定。曾在国内外刊物、报纸上发表文章,曾获省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称号。
计宗祥
计宗祥,1937年11月生,安徽马鞍山市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马鞍山市色织厂副厂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64年9月起任国营丹东化纤联合厂技术员,1965年11月起任山西纺织印染厂技术员;1978年6月起在马鞍山市纺织厂工作;1984年9月起任沪皖纺织开发公司生技部副主任;1985年9月起在马鞍山市色织厂工作。
在山西纺织印染厂期间推广“并、粗重定量大卷装”项目,并主持汇编该厂《技改成果汇编》和《山西棉纺织情报》刊物,在省内发行。在马鞍山纺织厂筹建期间,负责主机设备选型、订购、安装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在马鞍山色织厂主持新产品开发工作,曾获省纺织厅新产品优良奖,中长凉爽呢获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厂档案管理通过国家二级验收受到奖励。主持完成全棉50支高密色织布中试工作,弥补省内空白。
尹泌
尹泌,1937年6月生,四川重庆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钢股份公司二轧钢厂高级工程师。
1957年分配在上海新沪钢铁厂任技术员;1958年调到马钢公司工作。
担任二米三中板轧机轴承的设计;参与二轧∅300/500、∅630 车间的改造,并承担孔型设计任务;参与二轧H型钢的筹建及投产工作;对MG-1型∅450短应力轧机进行研究与试用,并发表相关论文,获三等奖。《型钢负偏差轧制探讨》论文发表在《轧钢》杂志上。
尹殿有
尹殿有,1942年3月生,吉林人。中专学历,十七冶工安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63年8月起在十七冶二公司工作;1966年起在十七冶略阳工程处工作;1970年起在十七冶一公司工作;1985年1月起在十七冶四公司工作;1987年5月起,在十七冶工安公司工作。
主持马钢850 初轧烟囟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主持船山石灰石矿结构安装施工和技术管理;主持马钢混铁炉结构安装;主持马钢5#焦炉结构安装和望亭电厂屋架补强的技术管理工作;主持南九公路中小桥梁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并获十七冶三等奖。主持梅山热轧板厂结构安装的技术管理工作。
邓琳
邓琳,女,1958年10月生,安徽寿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马鞍山供电局基建科副科长,高级工程师。
1982年1月至1984年6月在安徽省电建一公司工作。1984年7月起在马鞍山供电局工作。
邓国忠
邓国忠,1955年2月生,湖北武汉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马钢股份公司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1974年参加工作;1977年至1981年在北京钢铁学院读书;1981年起,在马钢股份公司设计院工作。
邓培蒂
邓培蒂,1956年9月生,安徽合肥人。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马钢总公司矿山公司生产技术处高工。
1982年1月毕业于江西冶金学院,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搞科研;1993年6月起,在马钢总公司矿山生产技术处工作。
主要工作成果:(1)参加主持“超快硬普通水泥卷锚杆研制”,获中国专利局授予的专利。(2)参加主持山东蚕庄金矿开采技术研究,获国家黄金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3)参加主持山东河东金矿采矿方法研究,获国家黄金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4)主持云南省鹤庆锰矿采矿方法试验,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参加“1993年国际黄金矿山技术研讨会”,发表《倾斜矿房梯段式连续回采充填法在蚕庄金矿的应用》一文,编入论文集出版。
邓德强
邓德强,1934年12月生,上海人,大学学历,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955 年起在鞍山钢铁公司工作;1959年起在湘潭钢铁公司工作;1963年调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作。
1957年由鞍钢公司矿山处选派参加重工业部同苏联专家编写《矿山管理工作规程》一书。参加及负责援阿铝钒土矿、援越氧化铁矿及三线重点建设等课题的物质组成科研工作。负责铁精矿检测中心编辑由部矿山司主办的《冶金矿产品企业汇编》一书。1985年起研制超级铁精矿磁粉在磁材工业上的开发利用,获省市科技进步四等奖。利用超精磁粉生产锶铁氧体一次料的试验开发及投产。
孔祥仁
孔祥仁,1942年7月生,山东定陶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钢股份公司港务原料厂除尘车间副主任、副书记,高工。
1963年8月毕业于山东冶金学院,在马钢一铁厂先后任高炉工长、炉长;1984年10月起任马钢一烧结厂生产计划科副科长、原料车间副主任;1994年调港务原料厂工作。
撰写了《冶金企业抗震对策》一书第三篇第五章。《300m³.高炉低硅冶炼经验》一文发表在《炼铁》杂志,获安徽省优秀论文三等奖。有5篇文章在《马钢技术》上发表。《再分式分装在 250m³高炉上的应用》一文,在 1985年华东炼铁情报网会议上发表。《分装大批重对高炉寿命的影响》,在华北及西北地区炼铁情报网会议上发表。
甘 勋
甘勋,1952年1月生,安徽芜湖人。大学学历,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海赛克分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
1979年9月从安徽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作。
参加了多项科研课题:主持并参加了微波水份测定仪的研制,通过冶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1988年分别获马鞍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该仪器已推广应用了 16台,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参与了 ZPF载流品位分析仪的推广应用、现场设备调试。1994年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梅山选厂破碎与重选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出任海赛克公司马鞍山分公司经理,经营产值40余万元,创利10多万元。曾有多篇论文分别在国家二级技术刊物上及二级学会的学术会议上发表。
石有安
石有安,1936年12月生,安徽人。大学学历,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963年起在四川省交通厅规划设计院工作;1973年起在铜陵有色设计院工作;1986年起在马鞍山钢铁设计院工作;1992年起在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
“董耳山坝基础处理”等设计获省优秀设计三等奖;“桃冲矿尾矿坝沉井设计”,获市设计奖;曾在上海等地发表工业民用建筑方面文章多篇。
石志珍
石志珍,女,1935年12月生,山东济南人。大学本科学历,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960年起在铜陵采矿总厂生产科工作,1962年在铜陵顺风山铁矿工作,1963年起在沈阳矿山研究所工作,1965年起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作。
主要成果:(1)1982年编辑《三十年来冶金重要科技成果汇编》(矿山部分)和《一九八0年科技成果选编》;(2)1984年编写《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科学技术》一书的第二章采矿科学技术;(3)科研专题档案科学管理获马鞍山市四等奖。
石俊国
石俊国,1938年12月生,辽宁大连人。中专学历,马钢总公司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
1960年起在酒钢四公司工作;1961年起在鞍建四公司工作;1965年起在酒钢工程处工作;1966年起在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工作;1983年起在马钢建设公司工作。
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曾参与管理酒钢1513m高炉配套工程,在马钢工作期间,参与管理 1200m³高炉土石方工程、高速线材厂前区工程、2500m³ 高炉配套铸铁区工程、矿槽工程、厂际管线工程、31号泵房工程、33号净化站工程。
石振远
石振远,1937年10月生,辽宁丹东人。中专学历,马钢总公司南山铁矿副矿长,高级工程师。
1959年8月本溪钢校毕业分配至南山矿工作。
1991~1994年度获安徽省优秀设备工作者称号;1994年度获省冶金优秀设备工作者称号。
龙步云
龙步云,1932年10月生,湖南湘乡人。大学本科学历,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通风室原主任工程师,享受教授待遇高工。
1953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1953年起在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工作;1958年起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1963年后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工作。
曾先后担负过鞍钢、湘钢、马钢、太钢、梅山冶金总公司等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暖通、空调、烟气治理等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与施工设计。在氧气转炉烟气净化与煤气回收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参加研制的颗粒层除尘器曾获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0年以来主要负责各类工程通风空调与除尘设计方案的制订与审定。参加编制《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参考资料》、《氧气转炉除尘、煤气回收设计参考资料》、《钢铁企业采暖通风设计手册》
平美芳
平美芳,女,1944年8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鞍山市无纺布厂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69年8月大学毕业。1970年8月起任当涂化工厂生产科副科长。1984年9月起任马鞍山市橡胶厂副厂长、开发室主任。1986年3月至今,筹建无纺布厂,在该厂工作。
1982年负责设计并指导制造粉碎TNT的球磨机。在橡胶厂任副厂长时,分管设备和技改,使该厂成为无泄漏工厂,获市政府颁发的技改奖。负责翻译无纺布厂从日本引进设备的全部日文资料,并严把安装、调试质量关,因日方一台设备的质量有问题而索赔216万元人民币。获省政府、市科委颁发的“新产品开发三等奖”。1991年获省纺织厅“纺织设计奖”。两次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卢正平
卢正平,1938 年1月生,四川长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马钢股份公司二铁厂生产科炼铁高级工程师。
1964年起在马钢一铁厂工作;1969年起在马钢二铁厂工作。
卢正民
卢正民,1937年5月生,安徽萧县人。大学本科毕业,冶金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选烧室高工。
参加试验研究的项目有:龙烟六坑重介质选矿、南山选矿厂用浮选柱降低铁精矿含磷及综合回收磷、凹山尾矿回收硫磷等工业试验及高村铁矿连选试验。参加设计及施工服务的有:西石门铁矿选厂、南山铁矿选磷车间、马钢活性石灰车间、高村选矿初步设计、歌乐山石灰石矿、凹山选磷车间、韦岗铁矿选矿厂、上钢一厂烧结转运站、白云石石粉车间、南山矿尾矿输送系统改造、尾矿回水系统等。参加《选矿设计参考资料》一书的编写工作,已出版。发表《凹山选厂用大口径夹筋铸石管输送尾矿的管路设计》、《我国磷选矿厂考查报告》等论文,前者获院科协优秀论文二等奖。《马钢南山选矿厂尾矿输送采用大口径夹筋铸石管应用技术报告》,获院科研一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科技进步四等奖。马钢南山选矿厂尾矿输送系统工程改造设计,获部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卢亚斌
卢亚斌,1960年11月生,辽宁大连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1982年7月起,一直在马钢总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1994年7月至1995年初赴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考察矿山,并在巴西参加中巴合资铁矿可行性研究工作。
多次担任科研和设计项目负责人,如:姑山矿采场移动泵站工程、花山矿年产24万吨石灰石超细粉出口项目试验及可行性研究、姑山矿制冰厂及影剧院空调工程、马钢南山地区总油库工程、姑山矿油库及加油站工程、南山矿、姑山矿自动加球机的研制(该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姑山矿矿用汽车综合试验台研制与设计等。此外,还参加了多项重要工程的设计,如中巴合资铁矿可行性研究、南山矿 600万吨扩建工程、南山矿凹山采场二期疏干 排水工程、姑山矿排土场设计及矿区长远规划、马鞍山市养鸡总场、马钢南山机修厂工程等。
卢任民
卢任民,1935年7月生,广东普宁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马鞍山供电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队,1952年12月航校毕业后从事飞机特殊电气装备仪器、仪表的维修工作。1956年复员后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气化专业就读。1961年8月毕业分配到马鞍山市供电局工作。
先后在《国外变压器》、《电气技术》等杂志发表过译著《电气设备内部故障的超声测量》、《变压器中的静电》、《在系统短路情况下电流互感器的过渡特性》等文。写有论文《如何按负荷增长计算导体的经济截面》、《探讨消除配电系统铁磁谐振的方法》、《如何降低配电线路故障时的少送电量》等,后者获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卢声清
卢声清,1945年11月生,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马鞍山市炭黑厂厂长,高级工程师。
1968年从武汉钢铁学院燃化专业毕业,先后在马钢运输部、马鞍山市化工研究所、环保办公室、炭黑厂工作。
1987年利用废旧炉子进行技术改造,并于当年研制生产N660 软质炭黑,当时填补省内空白,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987 年主持两条硬质炭黑新工艺生产线的技改工作,将厂里的工艺装备提高到7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1988年生产的N220、N330、N339硬质炭黑质量达到国标要求。该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与武汉钢铁学院合作研究用通气蒸吹法进行原料油脱水,使炭黑生产用原料油含水
卢胜英
卢胜英,1938年9月生,辽宁风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计划处副处长,享受教授待遇高工。
1962年10月起,在冶金部沈阳矿山研究所搞科研;1965年4月起,在冶金部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作。
参加并组织领导首钢大石河选矿厂、东风萤石公司选矿厂、梅山选矿厂等国家攻关、部属重点选矿自动化科研项目7项,获部科技进步四等奖4项,部科技成果推广奖1项。撰写和翻译科技论文 15 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参加冶金百科全书采矿卷和选矿卷编辑工作,并撰写条目7条。参加钢铁工业自动化功能技术规划制定工作,负责起草选矿自动化部分技术规范。
卢祖培
卢祖培,1938年9月生,江苏张家港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马钢总公司一建公司科长,土建处高工。
1961年起在第一冶金建筑公司任工厂、段长、队长,参加过武钢二期工程、攀钢工程、武钢一米七轧机工程和马钢轮箍厂工程建设。1979年起在00083 部队参加马钢建设。1983 年起,在马钢一公司任工程科长、经理助理,参加马钢850 等工程建设。
卢振山
卢振山,1941年12月生,吉林扶余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马钢总公司一建公司副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1964年9月起在第八冶金建设公司一公司技术科任技术员;1978年9月起在基建工程兵七十三团技术股任助工;1983年7月起,在马钢一公司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多次被评为马钢科技先进个人和市科技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