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大棚如何采光保温?

发布时间:2025-09-24 11:16  浏览量:9

#日光温室大棚如何采光保温?#

日光温室大棚的采光与保温需通过科学设计、材料优化及精细管理实现,以下从采光优化、保温强化、日常管理三方面提供具体方案:

方位与角度设计方位:北半球温室应坐北朝南,东西延长。北方高纬度地区(如辽宁、内蒙古)可偏西5°~10°,延长午后光照蓄热;低纬度或沿海多雾地区可偏东5°~10°,提早接受光照。 前屋面角:按当地纬度设计,公式为屋面角=纬度-6°~8°(如北纬40°地区为32°~34°),确保冬至日正午阳光直射。 跨度与高度:跨度以6~8米为宜,跨度越大截获直射光越多;最高采光点高度需与跨度匹配(如8米跨度温室采光点高3.6米),避免阴影遮挡。覆盖材料选择高透光膜:优先选用PO膜或EVA膜(透光率≥90%),减少水滴散射;定期清洁膜面灰尘,透光率低于60%时及时更换。 反光材料:后墙内侧贴铝箔反光膜或涂白,地面铺设银灰地膜,增强底部光照漫反射。骨架与结构优化 采用细截面热镀锌钢管骨架,减少遮光面积;避免过多横梁,确保阳光直射作物。墙体保温复合结构:后墙与山墙采用“内层砖+中间聚苯板(厚10~15cm)+外层保温砂浆”结构,厚度≥50cm;北方寒冷地区可覆土夯实或外贴聚苯保温板(厚10cm)+防雨石棉瓦。 应急措施:墙体较薄时,外侧捆绑玉米秸秆(厚15cm)并用旧棚膜覆盖,或加挂岩棉彩钢板。后屋面保温 覆盖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秸秆+防水膜+保温被(如岩棉被、喷胶棉被),或使用泡沫板(厚10~15cm)。多层覆盖系统外层:白天卷起保温被,夜间覆盖;自动卷帘机提高效率。 内层:加设二层塑料膜或活动式保温幕(如无纺布),减少热量流失。 局部保温:在蔬菜幼苗床搭建塑料小拱棚,或设置下沉式内保温(如喷胶棉保温被+PO膜密封)。密封与防风 门口设缓冲间,缝隙处密封胶条;通风口加装防风罩,避免冷风直吹。 严密封闭棚膜、墙体孔洞,关好温室门并用旧地膜塞紧缝隙。温度管理晴天:上午10点后开顶通风,避免高温高湿;膜下滴灌减少水分蒸发。 阴雨天:提前覆盖保温被,减少通风;使用LED植物生长灯每日补光4~6小时。 雪天:及时清扫积雪,加固棚架;雪后立即揭被利用散射光。应急增温 极端低温时,使用热风炉、电加热线或沼气灯辅助增温,注意防火安全。 在温室过道设置炉灶(烧煤)或临时安装电暖器,避免直接加热作物。作物布局 喜光作物靠南侧种植,耐阴作物靠后墙;合理密植避免相互遮荫。定期维护 每月检查薄膜破损、保温被老化情况;冬季前全面检修密封性。 使用透光率检测仪监测,确保采光效率。

通过上述措施,温室可实现:

采光效率:半拱圆式屋面设计使中午前后4小时(10:00~14:00)阳光入射角≤40°,透光率提升20%以上。保温性能:冬季室内外温差达15~25℃,满足作物生长需求。成本效益:复合墙体与多层覆盖降低取暖成本30%~50%,作物产量提高15%~20%。

科学设计、材料优化与精细管理相结合,是日光温室高效采光保温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