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产业链全谱图梳理(一)
发布时间:2025-09-14 23:14 浏览量:9
有说看不见文章,重新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全球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北美云计算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7%,头部AI研究公司的ARR涨幅达68%。云计算服务商通过优化分布式计算架构支撑大规模模型训练,北美市场已形成“模型研发-算力供给-商业变现”的完整闭环。
国产算力产业链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信部强调要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算力与算法、数据协同创新。其中,国产GPU服务器出货量同比增长145%,光芯片国产化率从15%跃升至38%。在光模块方面,速率不断升级,1.6T光模块预计2026年Q1商用。存算一体芯片有望在2027年量产。同时,液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液冷渗透率预计2030年达60%,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预计2030年全球算力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CAGR为25%,中国算力占比预计超20%,成为全球最大算力市场之一。
中国A股市场,算力产业链无疑是今年目前为止涨幅最大的板块,从上游的寒武纪,胜宏科技、工业富联,到光通信领域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华工科技、长飞光纤、仕佳光子、光迅科技、剑桥科技,以及高速连接器、交换机或线缆领域的鼎通科技、锐捷网络、沃尔核材、兆龙互连,到数据中心领域中存储(兆易创新、香农芯创、佰维存储)、液冷(英维克、申菱环境、高澜股份)、温控(飞荣达、中石科技、巨化股份)、电源(欧陆通、麦格米特、中恒电气),以及数据中心集成、运营等。这篇文章将总体上对算力产业链全谱图进行说明,并对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做简要介绍,今后将继续对重点个股进行深度分析。文章较长,将分成两部分。
从上下游维度,算力产业链可分为上游硬件基础设施、中游智算中心与服务平台、下游应用场景落地三个环节。上游是算力产业链的基石,主要提供硬件支持和基础软件。硬件方面包括CPU、GPU、FPGA、ASIC等芯片,这些芯片是算力的核心驱动力;还有服务器、存储设备、光模块、交换机、电源、温控设备等。中游主要负责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与服务输出,除了智算中心集成、运营与服务,我们更关注的同样是包括服务器、存储、光模块、交换机、电源、温控等硬件方面的铲子股。下游主要覆盖了众多领域的行业Aiu应用,这篇文章不做重点说明。
下面重点就围绕数据中心(或智算中心)各领域进行介绍,包括各细分领域国内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简要介绍。
一、算力基础设施领域芯片细分领域的国内龙头上市公司:
• CPU(通用计算)
◦ 海光信息:国产x86架构CPU和DCU双龙头,其DCU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AMD,兼容国际主流AI框架,在超算中心和智算中心应用广泛,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1.15%至30.6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3.14%至6.96亿元。
◦ 龙芯中科:采用完全自主的LoongArch指令集,是国内唯一一家自研指令集架构的公司,其龙芯3C6000系列芯片综合性能达到2023年市场主流产品水平,可提供桌面、服务器和终端三条线路产品的完整系列。
◦ 中科曙光:高端计算机及信息化系统龙头,以IT核心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为基础,对外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产品及云计算、大数据综合服务,旗下海光HYGON Dhyana系列处理器的H系列全国产化服务器列入中国电信2020年服务器CPU集采招标目录。
◦ 中国长城:CPU龙头股之一,飞腾芯片产品主要包括高性能服务器GPU、高效能桌面CPU、高端嵌入式CPU和飞腾套片四大系列,为从端到云的各型设备提供核心算力支撑,基于S5000C芯片的服务器新产品已对部分重点客户进行送样测试。
◦ 北京君正:是CPU龙头股,其主营微处理器芯片、智能视频芯片等ASIC芯片,应用于智能安防、汽车电子等领域,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28%至10.6亿元。
• GPU(图形AI计算)
◦ 景嘉微:国产GPU领军企业,是国内首家成功自主研发并产业化GPU的企业,推出JM5、JM7、JM9等多款高性能GPU芯片,其中JM9性能与英伟达GTX 1050相当,适配国产操作系统,在军用、工业控制领域市占率超70%。
◦ 寒武纪:被称为“AI芯片第一股”,是国内云端AI训练推理ASIC芯片龙头,其思元590芯片已完成对DeepSeek-V3.1的适配,性能接近英伟达A100的80%,2025年订单超20亿元,在政务云市场占有率较高。
• ASIC
◦ 富瀚微:ASIC龙头股,公司在视频监控芯片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等领域,2025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3.18亿元。
◦ 润欣科技:ASIC龙头股,公司与奇异摩尔合作,提供包含ASIC定制等服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5.86亿,净利润1237.25万。
◦ 芯原股份:国内ASIC芯片设计服务龙头,IP数量全球第二,提供从IP授权到ASIC芯片定制量产的全流程服务,全球出货量超过1亿颗,服务的客户包括三星、谷歌、亚马逊等。
• DPU
◦ 海光信息:国产DPU排名第一,其深算一号DCU达到国际上同类高端水平,在数据存储互连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 澜起科技:全球DDR5内存接口芯片市占率领先,DPU已进入流片程序,下一步将进入封装测试,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AI服务器
按零部件功能划分,核心可分为核心算力部件、基础硬件支撑部件、散热与电源部件、连接与接口部件四大类,每类包含多个关键细分领域,具体如下:
1. 核心算力部件:AI服务器的“计算核心”
负责承载AI训练与推理的核心计算任务,是决定服务器算力性能的关键,主要细分领域包括:
• AI加速芯片:核心中的核心,分GPU(主流,如英伟达H100/GB200、AMD MI300)、ASIC(定制化,如谷歌TPU、国内壁仞BR100)、DPU(数据处理加速,如英伟达BlueField)、昇腾芯片(华为自主,如昇腾910/310),直接决定AI计算效率。
• 通用CPU:负责系统控制、任务调度,需适配AI加速芯片,主流为x86架构(英特尔至强、AMD EPYC)和ARM架构(华为鲲鹏920、飞腾FT-2000/4),需具备多核心、高主频特性以支撑多任务并行。
• 高速缓存与内存:配合算力芯片降低数据延迟,包括显存(AI芯片专用,如英伟达H100的HBM3e,容量/带宽直接影响大模型训练效率)和系统内存(DDR5) ,需高带宽、低延迟以减少数据传输瓶颈。
2. 基础硬件支撑部件:AI服务器的“骨架结构”
负责承载、固定所有零部件,同时提供基础功能支持,主要细分领域包括:
• 服务器主板:核心“连接中枢”,需集成CPU插槽、AI芯片接口(如PCIe 5.0/6.0)、内存插槽、硬盘接口等,需高稳定性以适配多芯片高密度布局(如支持4颗GPU的主板)。
• 存储部件:负责数据存储,分高速存储(如NVMe SSD,用于存放训练数据集、模型参数,需高IOPS以支撑数据快速读取)和大容量存储(如SAS硬盘、机械硬盘,用于归档历史数据,侧重容量而非速度)。
• 机框与机箱:物理承载结构,需适配高密度设计(如2U/4U机架式),预留足够空间容纳多GPU、散热模块,同时支持标准化安装(符合数据中心机柜尺寸)。
3. 散热与电源部件:AI服务器的“能源与温控保障”
解决AI服务器高功耗(单台多GPU服务器功耗可达数千瓦)带来的散热与供电问题,确保稳定运行,主要细分领域包括:
• 散热模块:分风冷组件(风扇、散热鳍片,适用于中低功耗场景,成本低)和液冷组件(冷板式、浸没式冷却液、散热泵,适用于高密度GPU集群,如英伟达GB200服务器,PUE可低至1.1)。
• 电源模块:提供稳定供电,需高功率(如1600W/2000W冗余电源)、高效率(80PLUS钛金认证,减少能耗损失),且支持热插拔(方便维护不中断服务),核心为电源供应器(PSU)。
• 温控管理芯片:实时监测CPU/GPU温度、功耗,动态调节散热风扇转速或液冷流量,避免硬件过热损坏,如英飞凌、德州仪器的温控IC。
4. 连接与接口部件:AI服务器的“数据传输通道”
负责服务器内部部件间、服务器与外部(如数据中心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主要细分领域包括:
• 高速连接器:核心为PCIe连接器(如PCIe 5.0/6.0,连接CPU与GPU、GPU与GPU)、DDR内存连接器(确保内存与CPU高速通信),需低损耗、高可靠性,代表厂商如泰科电子、中航光电。
• 光模块:实现服务器与外部网络的高速光通信,主流为100G/400G/800G光模块(如中际旭创、天孚通信产品),用于AI服务器集群间的数据交互,带宽直接影响分布式训练效率。
• 网络接口卡(NIC):即网卡,分以太网网卡(连接数据中心局域网)和InfiniBand网卡(用于AI集群内部高速互联,如英伟达InfiniBand网卡,支持RDMA协议,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 背板与线缆:背板用于主板与其他部件的内部连接(如GPU与存储的信号传输),线缆则用于外部设备连接(如光模块与交换机的光纤),需支持高带宽、抗干扰,材质多为屏蔽双绞线或光纤。
下面就服务器主板、存储、光模块(含光芯片等器件)、高速连接器、电源、散热、温控、线缆等细分领域进行详细介绍。
1、服务器主板(含PCB)
• 广合科技:是国内AI算力服务器PCB龙头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数据,按2022年至2024年的累计收入计,广合科技在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在全球算力服务器PCB制造商中排名第三。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性能云计算服务器、AI运算服务器等领域,并已成功应用于X86架构、ARM架构等主流服务器芯片平台。公司与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品牌客户及ODM客户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如浪潮信息、联想、华为、戴尔等。
• 胜宏科技:全球高端PCB核心供应商,专注20层以上高多层板量产,是英伟达H100/GB200 GPU基板核心供应商,适配超高速数据处理场景。其AI服务器PCB、显卡PCB全球市占率第一,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高速网络通信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胜宏科技实现营业收入90.31亿,同比增长86%;净利润21.43亿,同比增长367%。
• 沪电股份:国内高端PCB龙头,量产224G速率PCB板,覆盖16层以上高多层板及HDI板,全球AI服务器PCB市占率领先。公司为华为昇腾AI芯片、800G光模块配套的PCB已批量出货,独供谷歌、Meta的ASIC芯片载板订单。2024年沪电毛利率34%,高出行业平均水平,其18层以上高端PCB良率稳定在92%,而行业平均仅85%。
• 深南电路:全球PCB前十强企业,封装基板国内份额第一,FC - BGA基板通过台积电认证。其AI服务器订单占比超30%,支持高密度互连与高速运算。公司控股股东为中航国际控股,是国企也是央企,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业务遍及全球,客户包括华为、中兴、苹果、伟创力等。
• 生益科技:全球第二大刚性覆铜板供应商,旗下生益电子专注服务器/交换机PCB制造。生益科技的PTFE高频覆铜板(M8级)通过英伟达认证,成为GB300 AI服务器背板的核心供应商,其高频高速CCL已批量供应800G光模块,子公司生益电子实现光模块PCB量产,良率高达99.5%。公司全球覆铜板市占率12%,国内第一,高频高速材料市占率超20%。
2、服务器存储
• 兆易创新: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军者,在全球NOR Flash市场占据前列位置,国内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长鑫存储双轮驱动推进DRAM业务,其车规级存储芯片已成功导入众多车企供应链。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穿戴设备等领域,车规级NOR Flash产品凭借高性能等特点,成功导入比亚迪、蔚来等知名车企。
• 澜起科技:全球最大的内存互联芯片供应商,在DDR5细分领域份额达40%-45%。公司业务覆盖内存接口芯片、模组配套芯片、津逮CPU及高性能互连芯片等,是DDR5 RCD芯片的国际标准牵头制定者,其产品在AI服务器内存模组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025年第一季度,澜起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2.22亿,同比增长65.78%,净利润5.25亿,同比增长135.14%。
• 江波龙:专注于半导体存储领域多年,构建了涵盖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移动存储、企业级存储等四大产品线的完整布局。公司旗下拥有FORESEE和Lexar(雷克沙)两大知名品牌,其中Lexar在全球存储卡市场份额位居前列。江波龙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等众多领域,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48%至174.64亿元,规模净利润为4.99亿元,同比增长160.24%。
• 佰维存储:国内存储模组领域的龙头企业,是Meta AI眼镜的独家存储供应商,其自主研发的ePOP封装技术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展现出独特优势。产品矩阵包括嵌入式存储、PC存储等,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硬件等领域,车规级存储通过AEC - Q100认证,智能穿戴领域客户覆盖Google、小米等。
•香农芯创是国内高端存储分销领域的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通过全资收购联合创泰全面转型半导体产业,并更名为香农芯创。公司构建了“电子元器件分销+半导体自研产品”双主业格局。分销业务方面,公司拥有SK海力士、联发科、AMD等原厂授权,产品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存储(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自研业务方面,2023年联合大普微等设立海普存储(持股35%),切入企业级SSD赛道,推出了PCIe 4.0 NVMe SSD及DDR5模组,适配AI服务器高性能需求。公司下游客户以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等头部云服务商为主,复购率超95%,并独家供应阿里云PCIe 5.0 SSD适配其AI集群。
3、光模块(含光芯片等器件)
• 中际旭创:全球光模块龙头企业,深度绑定北美云厂商,如谷歌、亚马逊等。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89亿元,同比增长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其800G产品占比高,1.6T光模块已通过英伟达认证并计划量产,硅光技术应用占比约30%,在Lightcounting 2024排名中蝉联全球第一。
• 新易盛:聚焦数通市场,成本控制能力突出,积极进行国际化产能布局。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泰国产线获批,800G产品占比提升至40%,通过收购Alpine实现硅光芯片自主封装,1.6T产品通过英伟达认证并进入Meta、谷歌供应链。
• 天孚通信:光器件平台型供应商,为光模块提供上游核心组件,如光引擎等。2025年上半年营收24.56亿元,同比增长57.84%,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公司是英伟达CPO交换机光引擎的独家供应商,1.6T光引擎持续起量,CPO配套产品布局早,泰国基地二期正处于研发试样及客户验证阶段。
• 华工科技:具有国资背景,全产业链布局,深度服务国内客户,如华为、阿里等。400G光模块为阿里云最大供应商,份额超60%,800G模块在测试中。CPO光引擎功耗降低近70%,泰国基地800G模块月产能达20万只。
• 光迅科技:光通信芯片、器件、模块全产业链布局,国内研发底蕴深厚。具备400G/800G全系列覆盖能力,是国内唯一实现10G及以上高端光芯片自产的企业,CPO用激光器阵列已用于华为昇腾910B芯片组,良率突破85%,正积极向数通市场拓展。
4、高速连接器
• 华丰科技:是国产高速背板连接器龙头,112G产品已批量生产,224G样品合格。公司是华为昇腾AI服务器核心供应商,业务占比超60%,还与浪潮、阿里、腾讯等合作。
• 兆龙互连:是数据中心短距传输龙头,全球仅3家掌握112G PAM4技术的企业之一,800G DAC组件通过英伟达认证。2025年一季度向头部客户出货超50万条高速铜缆。
• 鼎通科技:聚焦高速通信与汽车连接器领域,是全球首批量产224G I/O连接器的企业,液冷模组攻克1.4kW散热难题。公司给安费诺供货,还供应GB300液冷系统。
• 得润电子:是中国大陆唯一通过Intel认证的CPU Socket供应商,铜缆连接器已小批量供货英伟达,预计2025年下半年放量,还替代安费诺给华为昇腾供货。2024年连接器营收77.55亿,国内第一。
• 瑞可达:是国内领先的连接系统制造商,具备光电、微波、流体全系列连接器供应能力。其高速铜缆产品解决方案可用于高速数据传输,重点开发AEC高速组件产品,是特斯拉、蔚来、上汽、宁德时代等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5、电源解决方案
• 中恒电气:国内HVDC市占率第一,为28%,是唯一同时掌握HVDC与巴拿马电源技术的公司。公司与阿里联合研发巴拿马电源系统,电能转换效率达98%,2025年推进800V方案适配英伟达GB200,客户覆盖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
• 欧陆通:A股服务器电源营收第一,高功率电源收入同比增537%,AI服务器电源市占率30%。公司是全球唯二量产3200W以上高功率液冷电源的企业,浸没式液冷电源效率达97%+,适配英伟达H100/A100超算集群,客户包括浪潮、华为、微软等。
• 麦格米特:唯一进入英伟达认证的大陆电源厂商,作为英伟达指定电源商,开发33kW液冷电源,效率达97.5%,2025年AI电源订单预计突破50亿元。此外,公司还为字节跳动AI服务器电源提供方案,客户包括华为等。
• 科华数据:国内高端电源绝对领军者,高端UPS市占率全国第一,为18.6%。公司是HVDC技术主导者,牵头制定国内HVDC国家标准,电能转换效率达96%-98%,并为阿里定制浸没式液冷电源。其液冷一体化解决方案运营机柜超3万架,适配单机柜120kW以上的高密度算力需求,服务腾讯、字节跳动等头部客户。
• 科士达:模块化UPS龙头,1200kVA机型支持AI算力集群电力扩容,单机柜功耗覆盖30kW以上场景,获阿里、中国移动订单。公司与合作伙伴开发的液冷方案将PUE从1.5降至1.2,无锡基地实现量产,服务欧洲某超算中心100%绿电供电,海外收入占比80%,越南基地承接东南亚订单,国内绑定阿里云、字节跳动。
6、温控
• 英维克:是精密温控节能解决方案龙头,聚焦数据中心温控、储能热管理、液冷技术三大核心领域。公司是国内冷板式液冷市占率超50%,主导字节跳动、三大运营商项目,也是全球唯一同时供应英伟达、腾讯“风冷+液冷+全生命周期运维”的温控厂商。2024年营收45.89亿元,净利润4.53亿元。
• 同飞股份:是液冷技术赛道的核心标的,聚焦工业温控技术创新,形成了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和特种换热器四大核心产品线。公司在储能温控领域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2024年营收9.04亿元,同比增长400%,客户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
• 申菱环境:是特种环境温控专家,为数据服务产业环境、工业工艺环境、特种应用环境提供定制化温控解决方案。公司是华为数据中心温控核心供应商,通信行业液冷方案市占率超40%,还为核电、军工等领域提供温控产品,2024年液冷业务营收增长80%。
• 银轮股份:是我国热交换器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积极构建全球化的研发体系,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同时在数据中心液冷、储能热管理、机器人热管理等新兴业务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是华为问界M9、特斯拉Cybertruck、理想L7/L8等车型核心供应商,已切入字节跳动、华为昇腾910B供应链。
• 中石科技:在高温碳材料烧结技术、功能高分子复合技术、两相流传热技术等技术领域形成较高壁垒。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导热界面及灌封材料、热管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高成长行业,客户包括华为、三星、微软、比亚迪等。
7、线缆
• 华丰科技:国内高速背板连接器龙头,是国内唯一量产224G高速背板连接器的企业,技术参数比肩国际龙头泰科。公司是华为昇腾AI服务器核心供应商,业务占比超60%,还进入了英伟达GB200供应链,2025年Q1新增订单同比增150%。
• 沃尔核材:高速通信线龙头,子公司乐庭智联量产400G/800G高速DAC铜缆,224G样品通过英伟达认证并批量交付,技术覆盖PCIe 6.0标准。公司是全球数据中心短距传输核心供应商,客户涵盖安费诺、微软、亚马逊等。
• 兆龙互连:高速连接器技术领先,全球唯三掌握112G PAM4调制技术,800G DAC组件通过英伟达认证,北美三大云巨头2025年采购量预增2.5倍。公司是短距离算力传输国内第一,产品进入微软、亚马逊供应链,海外营收占比65%。
• 胜蓝股份:高频高速连接器专家,0.5mm极细同轴电缆打破海外垄断,高频连接器通过华为昇腾与英伟达双认证。
• 金信诺:是中高端市场重要参与者,覆盖400G/800G铜缆及AOC/ACC方案,产品通过英伟达、英特尔认证。
8、散热
• 曙光数创(872808.BJ):作为浸没相变液冷领域的佼佼者,拥有深厚技术壁垒。公司深度绑定众多头部客户。
• 英维克(002837.SZ):精密温控领域的龙头,液冷解决方案覆盖全场景,拥有深厚的客户资源基础。
• 同飞股份(300990.SZ):工业温控领域的龙头企业,向液冷领域延伸发展,研发响应速度快,产品智能化优势显著。
9、机柜
• 万控智造:是国内电气机柜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于2022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电气机柜、环网柜设备、IE/IT机柜等三大类。2018-2020年,万控智造在电气机柜细分领域的市占率分别为9.15%、9.80%和9.98%,排名国内第一。
• 朗威股份:是数据中心机柜领域的领先者,主要从事服务器机柜、冷热通道、微模块等数据中心机柜和综合布线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与阿里云、华为、中兴通讯等深度合作,产品应用于腾讯、中国移动等重要客户数据中心。
准备资料一周多,码了一天,终于成稿,太辛苦,还只完成一半,数据中心部分待续。另外,后续将专贴对其中部分公司逐个做深度分析,第一家预计写华工科技,目前个人持仓股。
***上述内容仅是个人思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