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麦市场走势分化 中国进口动向影响价格
发布时间:2025-05-19 19:38 浏览量:1
中华粮网致力于成为中国粮食行业最权威、最专业的信息及数据服务提供商。
据外媒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当周,全球小麦市场走势分化。芝加哥小麦期货因低价刺激出口增长而反弹,但堪萨斯与明尼阿波利斯小麦下跌,反映供应压力及天气利多出尽。堪萨斯州实地考察显示单产高企,但病虫害与出口乏力可能令优质小麦沦为饲料。黑海地区降雨改善墒情,有助乌克兰和俄罗斯新季作物生长。欧洲南部丰产抵消北欧干旱忧虑。中国主产区则遭遇极端高温和干热风威胁,引发减产担忧并加速补库采购。
综合来看,小麦市场呈现“整体宽松、局部紧张”格局,区域供需差异和中国动向将主导后市价格波动。
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解读:欧盟小麦强势回归,中国补库需求成为新变量
美国农业部5月份供需报告首次发布对2025/26年度的供需预期,就美国而言,下一年度小麦行业面临"量价齐跌"的挑战。
全球新季小麦产量将达到8.085亿吨,同比增长1.1%,但是区域间差异巨大,中国需求可能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俄罗斯继续巩固其出口霸主地位,产量预计增长1.7%至8300万吨,出口量提升3.4%至4500万吨。欧盟小麦强势回归尤为引人注目,产量预计激增11.4%至1.36亿吨,出口更将大幅增长28.3%至3400万吨,显示出欧盟小麦即将摆脱过去几年的生产困境。而这将挤压美国等出口国的份额。美国小麦出口预计降至2177万吨,同比减少2.4%。
与此同时,中国需求增长成为这份报告的重要看点之一。虽然下一年度中国小麦产量预计微增至1.42亿吨,但是库存预计下降2.4%至1.239亿吨,这将推动中国小麦进口激增80%以上至600万吨。
全球小麦库存用量比预计将从26.5%微降至26.1%,在供需整体平衡的表象下,隐藏着严重的区域分化——主要出口国库存充足,而部分进口国库存持续收紧,也导致小麦市场面临多重挑战:俄罗斯出口政策的潜在变化、欧盟产量前景的实际兑现程度,以及中国进口节奏的波动。若中国补库需求持续超预期,或黑海出口受阻,都可能引发价格阶段性上涨。美国农户虽然面临库存压力,但全球需求的区域分化可能提供新的出口机会。这种"整体宽松、局部紧张"的格局预示着新年度小麦市场将呈现"区间波动、结构分化"的特征。
中国主产区极端高温天气威胁小麦作物
国家气象局预测,河南、陕西、山西等地区部分地区气温可能升至40度以上,创下历年同期新高。极端天气加上干热风预计将加速小麦成熟。2024年河南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7%,收获通常在5月下旬开始。
此前媒体报道,由于担心极端高温可能对中国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近来中国买家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购买了40万至50万吨小麦。美国农业部在5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2025/26年度中国小麦产量为1.42亿吨,比2024/25年度增加1.4%。小麦进口量预计为600万吨,比2024/25年度增加81.8%,不过仍低于2023/24年度创纪录的进口量1364万吨。
美国冬小麦状况继续改善,优良率创下五年同期新高
美国农业部作物进展周报显示,截至5月11日,美国冬小麦优良率54%,比一周前51%提高3%,也高于去年同期的50%,创下了2020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5月13日,23%的冬小麦处于干旱区,略高于一周前的22%,低于去年同期的25%。约38%的春小麦处于干旱区,比一周前高出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14%。美国农业部表示,截至5月11日,堪萨斯州表层土壤墒情短缺的比例从27%提高到33%,其中9%“非常短缺”,影响小麦抽穗和灌浆。
战略谷物上调欧盟小麦产量预期
法国咨询机构战略谷物公司周四发布报告,预计2025/26年度欧盟软小麦产量将达到1.298亿吨,较4月份的预测高出170万吨,较去年受降雨影响的收成增长14.7%。这也是战略谷物连续第二个月上调小麦产量预期,因为西班牙、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软小麦单产潜力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