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酷暑
发布时间:2025-09-13 07:35 浏览量:9
又见酷暑
作者:张允
蝉声漫过窗棂时,我便知,那熟稔的酷暑又至了。檐角的蛛网被热风掀起,恍惚间,竟与十年前某个午后重合——那时我正蹲在老槐树下,看蚂蚁搬运被晒得蜷曲的花瓣,暑气蒸腾如沸,连空气都带着焦香。
古人说“骄阳似火”,这四个字在七月里活了过来。正午的日头悬在半空,柏油路被晒得发软,脚踩上去,能感觉到热气顺着鞋底往上爬。院里的石榴树蔫了,叶子打着卷,倒让我想起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意境——只是这里没有水田,只有被暑气蒸得发白的天空,偶有几只麻雀掠过,翅膀都带着慵懒的弧度。
母亲总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话一点不假。午后的屋里像个蒸笼,连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我索性搬了竹椅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看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倒有几分“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味。只是这晴柔里裹着灼人的热,连蝉鸣都带着几分有气无力。
傍晚时分,暑气稍退。邻居们搬出小马扎坐在巷口,摇着蒲扇闲聊。张大爷说起年轻时在田里劳作的日子,“那时哪有什么空调风扇,天热了就往树荫下一站,喝口井水,比什么都舒坦。”说着,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凉茶,“这是薄荷茶,败火,你们年轻人啊,总贪凉,小心伤了脾胃。”
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薄荷的清凉顺着喉咙往下走,驱散了些许暑气。抬头看,天边的晚霞烧得正旺,映得半边天都是红的。远处的屋顶上,炊烟袅袅,混着饭菜的香气,倒有几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意。
夜里,躺在竹席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倒也不觉得那么热了。想起李清照的“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虽然没有风雨,这夏夜的清凉,倒也堪比风雨后的舒爽。
其实,酷暑也并非全是难耐。它有蝉鸣蛙噪的热闹,有瓜果飘香的甘甜,有星空璀璨的静谧。就像钱钟书说的,“夏天是个可人儿”,它用灼热的温度,唤醒了世间万物的活力,也让我们在炎热中,更懂得珍惜一丝清凉,一份安逸。
又见酷暑,便也又见了这夏日独有的热烈与美好。
作者简介
张允, 男, 汉族 ,笔名半度华年,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生于1976年3月,大学文化,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汉中市作协会员,城固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热爱文学,近年来先后在中省市各级各类网站媒体发表散文、诗歌、杂文稿件三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