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愿望

发布时间:2025-09-12 16:16  浏览量:11

与弟弟妹妹轮流着照顾母亲,轮到我,我便带着母亲来到我所在的学校。

我在的学校,具备比较好的照顾她的条件。

最重要的就是住了。我早已向后勤多要了一个独立的单间,与我的房间隔壁,房间不大,但有卫生间,不用出门去蹲公厕;有空调,冬天可保暖,夏天能御寒;还有空气能热水器,能保证24小时的热水供应。

这住宿条件甚至比家里还要好了。

再就是吃。早中晚三餐她都既可以到食堂里去用餐,也可以等我打了饭菜回到宿舍里吃。

不用为吃而操心,还能不劳而获,饭来张口,是不是也比较方便?

而且,妈妈在校园里也很安全。四面都是围墙,只有一个出入口,那就是校门。而进出校门是需要门卫允许的。

但母亲就是不安心。

倒不是因为我不能一天到晚都陪着她,而是就是陪着她,她也还不满意她的现状。

她说,我这几个月跟着你,过了几个月又跟着他们去了,这跟流浪有什么区别啊?

这是母亲比较清醒的时候跟我说的也跟弟弟妹妹们说过的话。

我们一共四兄妹,每人轮流带她三个月,这便客观上造成了母亲不能在一个地方定下身来的现实。她的辗转与迁徙,好像处处是家,实际上处处都不是家。这就让她觉得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流浪。

有次,她跟我回老家,她跟二婶婶说,唐莲哩,我虽然四个孩子都有出息,可我还不如你活得舒心。

因为这个婶婶不像她那样变动不居。听了婶婶的现觉学现卖,我的心里是苦涩的,母亲说的就没有道理吗?她全心全意含辛茹苦将四个子女教育成人,结果老了,我们四个人却令她不能安生。

我们之所以接母亲到各自的家里照顾,是因为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她的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她不仅用不来液化气灶,而且就是开个大门,也很吃力。

她的愿望我们当然都知道,就是希望自己不要像现在这样这几个月住儿子家,那几个月又住到女儿家,就是在子女家,她也是觉得是寄人篱下的吧?而让她固定在老家,寺前张家,哪里也不去,她才有主人翁的感觉。

寺前张家是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不仅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有一些熟人,而且,她是自由的,放松的,在任何儿女家,她都觉得像是被笼子装着的鸟。

而且,她在老家也有事可做。

一个人无所事事,尤其是像母亲这样不打麻将不打扑克不看影视没有特长没有爱好的人,这每一天都是煎熬着过的。在老家,她至少可以去菜地里摘把菜,或去找以前熟悉的人聊会天。可是,不管是在我的学校里,还是在弟弟妹妹的家里,她却什么也做不了。她自然也是不甘寂寞的,她在学校,会去校园四处捡东西回来,学生的衣架,调羹,碗,毛巾之类。她在还没到点的时候,会到厨房里要吃的,还说我这个儿子不给她东西吃,饿着她了,当然也少不了数落我,骂我。而能够想象到的是,她在弟弟妹妹家的在几室几厅里,就更憋屈,更不能舒展了。因为他们上班后,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又不敢让她下楼乱走,对于一个已经比较严重的老年痴呆患者来说,走出去,万一丢了怎么办?

想想也是,他们的家对于母亲,就是高级牢笼。

唉,轮完一圈,还是让母亲住到乡下的家里去吧!宁愿我们腿脚勤快点,轮流到乡下服侍她吧!这样,母亲就不用像她自己说的颠沛流离了。只是,我们每三个月就得住到乡下去,也省得妈妈每天都要念叨着回张家。

母亲一直都是一个要强的人,也因为读过书而知书达理,但失去父亲的母亲变了,而根本原因就是她不幸得了老年痴呆。

母亲的老年痴呆不是遗传,而是来自屡屡的打击。

一是她在老家被贼偷去了两万三千元。为此,她足足伤心难过了半年多,特别是前一个月,基本上天天以泪洗面。

二是她住到街上来之后,喜欢去参加各种活动,终于在一天凌晨,她彻底失去了父亲。

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她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可以捡到便宜的活动。然后在不断的洗脑中上当受骗,高价买回一大堆假冒伪劣产品。比如一台净水器,还没用到一个月就坏了,而价钱是四千多,又比如买了一床席子,几个月就烂了,价格是两千多。我们劝过她,她执迷不悟。直到父亲失去生命。

这一天天还没亮,她就带着父亲去信江电影院参加那个可以发物品然后买东西的大会。就在过广场的那条大道上,父亲被一辆急速而过的电瓶车撞飞了。

母亲虽然嘴上在责怪父亲不该抽烟耽误与她一起过马路的时间,但她的心里肯定有着深深的自责。从此以后,她不再参与那样的活动,就可以看出来。

父亲的去世,让她的头脑受到的刺激是最大的。后来,我们也没有关心到位,没有及时把她接到家里,陪她度过这段她很难想得开的日子,而是任其在妹夫单位的那套简单的房子里自生自灭。

三是这期间,她不停地从外面捡回破烂并习惯成自然,将两间房子的里外搞得垃圾成堆,臭不可闻,而我们也一点没有顾及她的感觉,将她十分看重的垃圾硬生生清理掉很大一部分。

后来我是听一个知情的人说的,她在我的信息里说,你妈妈一天到晚都啼哭不断,都在骂她的几个儿女不孝。

她的伤心欲绝,而我们是耳不听为净,没有直接的感受,便也没有后续的举措。

有次我去探望母亲,她这个时候很清醒,她有一个担心,她说,儿子,我可不想老在外面。

这里的“老”就是去世。

我说,妈妈,你可以活到九十岁。

她笑了,但笑得勉强。

后来,我就把母亲接到我家住了半年,然后兄妹四个轮流接到家里,母亲在我这里是最稳定的,在大妹家里也不错,大妹晚上陪她住一个房间。

母亲最大的问题是,她总是不知道把东西放在哪里了。而她一追究起来,就要非找到不可,无休无止。所以我们也只能帮她找,直到找到,她才不絮絮叨叨,才不六神无主,才不寻衅滋事。

有时候为本户口本,有时候为那个小手电筒,有时候为几件衣服……更多的时候,为她身上还藏着的几百块钱。

母亲一固执起来,没人做得通她的工作。你认为不重要的东西,她偏偏觉得这才是最珍贵的,不可或缺的,你觉得平常不过的小事,母亲偏偏认为是天大的事。她的思想已经完全固化了,根本听不进我们苦口婆心的劝导,比如,她就是要“叶落归根”,这个意识是刻在她的骨子里的,没人能够撼动。

与妈妈在一起久了,会有一股戾气油然而生,因为她总是没事找事,让你气急败坏。

她自己说要回老家,那我就带她回,可她已经在老家了,还是一样的哭哭啼啼。有一次,我叫她给母亲洗澡,母亲不洗,而一勉强,她就闹出走,害得我她去哪我跟到哪。还有一次,我们正打麻将,她忽而因为不见了什么,哭得稀里哗啦,好不容易找到了,又说那放在床头边的热风扇到哪里去了,因为怕她乱用危险,所以放到楼上去了,等拿下来放回了原处,她又要找正红花油了,结果在她身上的口袋里找到,她才罢休。

妈妈记性差,又爱财如命,所以哪怕搞得我们疲惫不堪,还是不能让她快乐。

后来才知道,对待她,最好的办法是顺着她,而绝对不能与她对着干。其次是不理她,甚至走得远远的,反而没什么事。让她去折腾,让她念念叨叨,不要计较,让她说她的,因为在她心里,哪里都是不好的,就比如我带她到家的第一天,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惹她不高兴了,她就吵着闹着要回我带她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

跟妈妈在一起久了,还会有种悲观的思想,会心生凄凉。她释放的负面情绪太多。

可她是我们的娘亲,我们终究还得以她的意志为意志。好在我在老家与弟弟一起新做了房子,环境也非常好,我家日常生活的所有也都准备得比较充分。

我们是可以四海为家的,而母亲不行,因为她老了,而且也痴呆了,她一心想安定下来,我们就得满足她这个最基本的愿望。

顺着她的意行事,她肯定会安静一些。原来,顺,其实就是最实在的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