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打样 “翻车”:提升PCB可靠性的实用指南

发布时间:2025-09-12 10:36  浏览量:11

PCB打样作为产品研发与小批量试产的关键环节,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后续测试与量产质量。保障打样 PCB 的可靠性,需从设计、材料、工艺到检测全流程严格把控。

设计阶段是可靠性的基础。需合理规划布线,避免信号线过度密集或锐角转弯,减少信号干扰与应力集中;电源与接地网络应预留足够线宽,防止大电流下过热;同时根据应用场景设计散热结构,如大功率元件下方增加散热过孔,确保长期工作稳定性。此外,封装选择需匹配工艺能力,避免采用超出打样厂精度的细间距元件,降低焊接不良风险。

材料选择直接决定 PCB 的物理与电气性能。基材应根据产品工作环境选用,高温场景优先选 FR-4 以上耐温等级的板材,潮湿环境则需考虑防腐蚀基材;铜箔厚度需匹配电流需求,大电流回路建议采用 1 盎司以上铜箔;表面处理工艺也需适配应用,如高频电路选沉银工艺减少信号损耗,工业设备则可选用热风整平增强耐磨性。

生产工艺的精细化管控是可靠性的核心。图形转移环节需确保线路边缘光滑,避免毛刺导致的短路风险;蚀刻时严格控制参数,防止过蚀或残铜;钻孔后进行去毛刺处理,避免孔壁粗糙引发的信号传输问题。对于多层板打样,层压压力与温度需精准控制,确保层间结合紧密,减少分层隐患。

最后,全面检测不可或缺。除常规的导通测试外,还需进行外观 inspection,检查阻焊层是否有针孔、露铜;通过阻抗测试验证高频信号完整性;对关键样品进行热冲击试验,模拟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只有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确保打样 PCB 具备与量产产品一致的可靠性,为后续研发与测试提供可靠基础。

以上是捷多邦今日份的文章《避免打样 “翻车”:提升PCB可靠性的实用指南》内容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