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3年老牌外贸大厂“提前解散”,600名员工被裁员

发布时间:2025-09-12 07:38  浏览量:11

一纸冰冷的解散公告,打断了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600名员工的正常生活。9月4日,他们还在工厂忙碌,第二天就变成了无业游民……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2025年9月4日,深圳永生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正式宣布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公告显示,由于公司经营遭遇严重困境,继续维持运营将进一步加剧经营风险,股东于2025年8月29日做出决议,决定提前解散公司。

这家拥有13年历史的老牌外贸企业,最终没能熬过2025年的秋天。公司承诺将在劳动关系终止日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工资,而经济补偿金则需从清算财产中按比例分配,这意味着员工可能无法获得全额补偿。

9月4日,永生电器(深圳)有限公司在厂区张贴了一纸公告。公告冷静地陈述了公司因经营严重困难,股东决定提前解散的决定。

这家成立于2012年7月的企业,是一家港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港元,由永生胶木电器有限公司100%控股。

公司最初生产电木开关及灯座产品,后业务扩展到厨房电器、照明电器和汽车配件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风扇、电发钳、直发夹、热风梭、卷发器等。

永生电器有着相当辉煌的历史。其母公司永生胶木电器有限公司1960年在香港成立,以生产电木开关及灯座产品起家。

在70到80年代的时候,公司业务发展到厨房电器用品、照明电器用品和汽车配件。改革开放以后,永生胶木电器厂于1987年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投资设厂扩大生产规模。

永生电器(深圳)有限公司不仅自己开展跨境出口业务,还为其他跨境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其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及中东市场,巅峰时期员工人数曾达到600人。

事实上,永生电器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两年前,公司就曾发布过“停业六个月”的通知,后面也陆续出现了多次或长或短的停业情形。

从用工规模的变化也能看出端倪。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该公司还有182名员工,到2024年,参保人数仅剩168人,远低于高峰时期的600多人。

消费市场的变化也是重要因素。经济行情不好,大家都消费降级了,女人烫头发的少了,公司的一些卷发器、电发钳、直发夹销量大幅下滑。

永生电器的解散并非个例事件。近段时间以来,已有多家老牌企业进入破产程序或宣布解散。

就在8月,在深圳开了37年的老牌港资电器公司—迅达电器配件有限公司,宣布停业,一下解散千名工人。

迅达电器在公告中坦言:“连续处于亏损状态,经多方努力仍无法改善,长期经营困难导致本公司已无法继续经营”。

8月底,佛山市顺德区奥创电器有限公司也正式发布解散公告,原因是“严重资不抵债、无法正常开工”,宣布即日终止运营。这家十几年的老厂,高峰时期员工高达1200多人。

多家老牌制造企业接连倒下,背后是多重压力叠加的结果。

关税变动打乱了出口节奏。美国从今年4月开始对华商品关税无差别上涨,让依赖海外市场的企业成本飙升。

社保新规全面实施,合规成本上升。今年9月起,社保合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企业需严格按规定为全部员工缴纳社保。

成本高企,利润被蚕食。2024年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已突破10万元大关,较五年前上涨近三成。

订单外流,市场被分食。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份额持续承压,空出来的市场正在被越南、孟加拉、柬埔寨等新兴产地分走。

根据永生电器发布的公告,公司将于劳动关系终止日通过银行转账方式与每名员工结算工资。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将从清算财产中按比例分配给员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所欠职工工资和补偿金位列第一清偿顺序。

补偿金计算标准为:工作满一年的给一个月补偿金(月平均工资),如果做了十年,应该给十个月补偿金。不足一年超6个月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6个月按半月工资计算。

但公告也明确提到,经济补偿金将从清算财产中按比例分配,这意味着如果清算资产不足以支付全部补偿金,员工可能无法获得全额补偿。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这些企业的退出,也折射出中国外贸制造业面临的深层挑战:缺乏创新,难以转型。不少企业在解散公告中直言“竞争力不足”“市场需求下降”,折射出的正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品牌与研发积累的现实。

跨境电商的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中国的跨境卖家需要适应新环境,从供应链、差异化、品牌力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专家指出,外贸企业需要告别“什么好卖上什么”的粗放模式,转向“精而美”的路线。应当集中精力做几个核心品类,把产品打磨好,在细分领域做出优势。

截至2025年9月11日,永生电器的厂房已经停工。

只剩下清算小组在处理后续事宜。那些曾热销欧美日韩的电发钳、直发夹、卷发器,现在静静地躺在仓库里,等待资产清算。

公司曾经巅峰时期拥有600多名员工,如今只剩下168名参保员工,也在2025年9月4日那天失去了工作。

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的厂区门口,不再有排队拉货的大货车,只有三三两两的前员工偶尔徘徊。

网友热议

@netjacker007(IP沪):
又是深圳!今年第几家了?外贸企业寒冬真的来了,明年不知道还有多少工厂撑不下去。

@快玛达西(IP京):
经济补偿还要按清算比例分配?员工做错了什么,辛辛苦苦工作最后连补偿都拿不全!

@单细胞的蝎(IP粤):

别说小厂了,连永生这样做了几十年的老牌企业都顶不住,关税+社保+成本上涨三重暴击,制造业太难了!

@鸡毛腊肠菜某人(IP陕):

别光说外部原因,这些老厂自己不转型升级,抱着老产品做到死,被市场淘汰也是必然的。

@佳爸fgby(IPHK):
深圳的厂房租金年年涨,电费水费人工费哪个不涨?做实业的就是在给房东和银行打工!

@庄子冰韵(IP苏):

我们厂也在做外贸,现在订单少了三分之一,老板天天说撑不住,看到永生电器的新闻,晚上都睡不着觉!

最后一条,
老板危机感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