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吃电怪兽”来了,地球插座够吗?

发布时间:2025-09-07 18:10  浏览量:13

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硅片,正悄悄把城市级的电网当成“充电宝”。这不是科幻,是英伟达B200的日常生活——开机2000瓦,相当于把一台家用电吹风开到火星档位,而且一插就是几千块,整整齐齐码成“硅片城墙”,24小时不停“吹热风”。

先给没概念的朋友补个画面:你家厨房电磁炉猛火爆炒也就2200瓦,B200一块卡就差不多,但它不炒菜,它“炒数据”。更狠的是,数据中心把72块B200塞进一个机柜,取名GB200 NVL72,整机峰值功率摸到120千瓦,走线两英里,铜线粗得能当跳绳。一句话:这不是机房,是电老虎在开派对。

电老虎一吼,先遭殃的是隔壁的自己。芯片挨芯片,间隙不到一毫米,传统风扇直接投降,于是整个行业“下海”——把主板直接浸进不导电的冷却液,做成“芯片温泉”。液冷公司股价跟着起飞,台厂双鸿、奇鋐去年涨翻倍,卖的不是科技,是“电子凉茶”。热量最后去哪儿?被水泵抽到屋顶,再通过冷却塔蒸发掉,远看像给大楼装了个巨型加湿器,其实那是在把AI的“卡路里”还给大气。

AI一天不“吃饭”,模型就“失忆”,所以马斯克、奥特曼、贝索斯集体出动找电。目前最便宜的是沙漠里的太阳能,亚利桑那一度电2.5美分,折合人民币不到两毛钱;但白天有光、晚上没电,AI可不惯着你,于是“核聚变”被摁下加速键。美国Commonwealth Fusion、中国“洪荒70”环流器,目标都一样:让氢原子“搓澡”出能量,1克燃料抵8吨汽油,废料只飘几袋氦气,一旦商用,AI就能从“电老虎”变“电宝宝”。

别以为这只是工程师的算术题。OpenAI训练GPT-5,据说已预订了上百万张B200,电表一跳,相当于给芝加哥全城多开了半年的空调。各国开始把“算力”写进国家安全文件:欧盟2030年要搞10万兆瓦绿色算力,中国“东数西算”把水电站和数据中心捆一起,连沙特都在沙漠里建“AI绿洲”,用光伏+海水冷却,一边晒盐一边跑大模型。未来战争,也许不用航母,谁能让AI先“通电”,谁就先看清战场。

别以为这事离你很远。以后你家的扫地机器人、带娃机械臂、甚至AI男朋友,背后都在云端“租脑”。模型越大,越聪明,也越费电。粗略算,一次GPT-4级别对话,云端要烧掉0.3度电,够你手机用三天。换句话说,你让AI写封情书,地球另一端就得多烧一块煤。爱情很浪漫,电费很现实。

技术狂奔,插座告急。也许再过十年,算力会像今天的5G一样无处不在,但也像淡水一样被标价、被争夺。问题来了:如果AI继续这么“馋电”,你愿意为它多交多少电费?或者说,你觉得人类应该先踩刹车,还是先点亮“人造太阳”?留言聊聊,你的答案可能决定下一代灯泡的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