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厂清洗2万套餐具的流程
发布时间:2025-09-04 15:19 浏览量:12
以下是洗碗厂清洗 2 万套餐具的详细流程(结合效率与卫生标准设计,按环节依次说明):
一、核心清洗流程(按顺序执行)
1. 除渣环节
目的:去除餐具表面的食物残渣(剩饭、菜叶、骨头等),减少后续清洗负担。
操作:将分类后的餐具放入传送带,通过自动除渣机(或人工辅助),利用高压水流冲击、旋转毛刷擦拭,将大块残渣冲至下方残渣收集槽。人工辅助清理顽固残渣(如粘在盘底的米饭、油渍结块),确保无明显残渣进入下一环节。
效率控制:传送带速度匹配 2 万套 / 天的总量(按 8 小时工作计,每小时需处理约 2500 套,调整传送带速率确保流畅)。
2. 粗洗喷淋
目的:初步去除餐具表面的浮油、细小残渣,降低油污浓度。
操作:除渣后的餐具进入粗洗喷淋区,通过多角度高压喷淋头(水温 30-40℃),使用稀释的中性洗涤剂溶液冲洗。喷淋后的废水经滤网过滤(回收可处理的残渣),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关键点:确保喷淋覆盖所有餐具表面(尤其是碗内侧、杯底),避免死角。
3. 浸泡环节
目的:软化顽固油渍、污渍(如酱油渍、辣椒油),为精洗做准备。
操作:将粗洗后的餐具浸入浸泡池(水温 50-60℃,加入适量洗涤剂和乳化剂),浸泡时间 3-5 分钟(根据油污程度调整)。采用分段浸泡池(避免交叉污染),定期补充洗涤剂,保持溶液浓度。
4. 精洗喷淋
目的:彻底清除残留油污、洗涤剂,确保餐具表面无污渍。
操作:浸泡后的餐具进入精洗喷淋区,使用60-75℃热水(高温可增强去油效果)高压喷淋,冲洗掉软化的污渍和残留洗涤剂。喷淋压力略高于粗洗(确保冲洗彻底),最后用常温水喷淋一次,初步降温并冲净残留。
5. 高温浸泡(消毒)
目的:杀灭餐具表面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卫生标准。
操作:精洗后的餐具浸入高温消毒池(水温≥85℃,浸泡时间≥30 秒,或按当地卫生标准执行,如部分地区要求 100℃沸水浸泡)。确保餐具完全浸没,池内水温保持稳定(通过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维持),定期监测水温及消毒时间。
6. 高温烘干
目的:去除餐具表面水分,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通过高温二次消毒。
操作:高温浸泡后的餐具进入隧道式烘干机,通过热风循环(温度90-120℃)烘干,烘干时间 5-8 分钟(确保水分完全蒸发)。烘干机出口处设置冷却区(自然降温至常温),避免高温餐具直接接触包装材料产生异味。
7. 餐具包装
目的:防止烘干后的餐具被污染,便于储存和运输。
操作:冷却后的餐具经人工或自动分拣(按套整理:如 1 碗 1 盘 1 筷 1 勺为一套),放入自动包装机。使用食品级包装膜(如 PE 膜)密封包装,包装上标注清洗日期、消毒温度等信息(符合溯源要求)。包装后的餐具整齐码放至周转箱,送入无菌储存区。
三、收尾与设备维护
每日清洗结束后,清理各环节残渣、滤网,冲洗浸泡池、喷淋管道,避免残渣堆积堵塞。
检查设备易损件(如喷淋头、传送带链条),及时更换;对高温设备进行水垢清理(如烘干机、消毒池)。
记录当日清洗量、洗涤剂使用量、设备运行参数,确保符合卫生监管要求。
通过以上流程,可实现 2 万套餐具的高效清洗、消毒及包装,满足餐饮行业的卫生标准和周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