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 | 合情合理为村民做好事儿
发布时间:2025-08-27 18:04 浏览量:13
到农村采访,听两位村支书说起他们村为村民做好事儿的事情。
一个村集体收入比较高的村,为了保证村民的房子不因损坏而发生意外,同时也让村民住得更加“冬暖夏凉”,便在全村推出了这样一项政策:谁家的墙体、屋顶、门窗有了毁坏,由村集体出人出料帮助免费维修。
这一政策推出后,全村人都说好。可实行大半年后,村支书却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装修好的室内墙体被磕碰掉一小块油漆,院墙墙皮掉了点泥灰,门窗玻璃碎了一块,类似这样的毁坏都有村民找到村委会,要求村里给修修。
这个村的村支书说,村里虽然有些钱,可不管是村内绿化美化还是田间的水利,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这些年村集体支出一直是精打细算。村里出台为村民维修房子,是考虑到一些家庭尤其是老人户家里房子出现了较大的破损却没有条件修,住着危险不说,还冬天进凉气、夏天进热风,村集体出钱为这样的家庭修缮房子,也是出于减轻这些户经济负担的考虑。可很小很轻的破损都让村里给修补,就不合适了。因为再小的破损,都要派人上门实际察看、进城买物料,再派人上门修好,人工成本太高。
为此,这个村把为村民修房子的政策改了一下:谁家的房子出了问题,都可以报到村委会,由村里组织人帮助修好,其间发生的人工费、物料费,村集体和村民均摊。“实行这一政策后,村民家的房子出了大些的问题,会让村里帮助维修;只是一些小毛病,村民就自己修补。”村支书说。
另一个是个较偏远的大村,村集体收入一般。在绿化村庄时,为了减少村集体的开支,村里提出谁家庭院及院墙四周由谁家绿化。考虑到村民到集市买苗木要花钱,而且苗木往往在春季植树时才能买到,村集体便拿出两亩多地,育上杏树、梨树、山楂树、柿子树和杨树、白腊树、国槐树等苗木。两年后,树苗长大了,谁家需要谁到地里挖。
“挖了一个春季后,我就发现了问题,树苗少得太快。”这个村的村支书说。少得太快的原因,是因为有些人拿村里的苗木送亲朋好友,个别人甚至拿到集市上卖。第二年春天,这个村采取了这样一个办法:谁家需要树苗,不能不打招呼就去挖,要先来村委会说一声,由一名村干部带着去苗圃,挖了多少、挖了哪种树苗,村干部要一一登记;植树时节过去后,村里组织人根据登记,逐户清点栽下的树苗,如果棵数少了,村民按市场价补足少了的树苗款。如此一来,村民就真正按自家栽植需要去挖树苗了。
增加村集体收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之一,村集体有了钱,才能更好地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村村集体收入并不高,甚至个别村每年的收入维持当年最基本的开支都有问题。这种情况下,拿村集体的钱给村民办实事、好事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还要在每个环节上考虑好合情合理性,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经济实力条件下,做出更多让村民满意的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