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后,疏通人体3大“毒窝”,化掉气滞和虚寒,淤堵通了少生病

发布时间:2025-08-26 09:18  浏览量:16

入秋之后,随着季节的更替,我们的身体也开始从夏天的耗散逐渐转为收敛。

整个夏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体内已经积攒了不少寒湿与瘀毒。如果这些垃圾不及时清理,到了秋冬就容易堆积,不仅影响气血运行,还可能引发各种不舒服。

这些毒邪可以概括为这三大类:

一是湿毒

如果吃得过甜,过咸,过油,或者长期身处潮湿环境,那么头发脸上就容易出油、浮肿、口中有异味等等。

二是淤毒

现在天气还是很热,很多人还是会吃冰,喝冷饮,吹空调,这些都会使寒邪容易入体,淤堵在身体里。

平时久坐不运动,情绪上容易压抑、愁苦、生闷气,那么就容易皮肤暗沉、长斑,这就是经络不通、气血不畅的表现。

三是热毒

爱上火、吃得过辣、晚睡、吃多了积食等等,皮肤就会毛孔粗大、长痘红肿,性格也比较急躁。

其实说白了,就是日常饮食作息不规律,导致毒素越积越多。

所以在入秋后可以排排毒,可以为整个冬季的健康打下基础。

那怎么排呢?

《黄帝内经》:骨正筋柔,气血自流。

瘀则为不通,可以通过刮痧、艾灸,拍打疏通身体的经络。

我们身上就有一个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

膀胱经位于督脉旁开1.5寸的位置,这是人体循行最长的经脉,循于阳位,也是与脏腑联系最为密切的经脉。

因为五脏六腑之气血,皆输注于膀胱经的背俞穴,像肝俞、心俞、脾俞、肺俞、肾俞……从上到下分布的12对背俞穴,都在膀胱经上。

如果膀胱经淤堵,那么脏腑的废物毒素排不出去,自然会生病。

疏通膀胱经,可以给脏腑输注气血,提升新陈代谢,促使废物从汗液、小便排出。

膀胱经很长,我们无法从头到脚都刺激一遍。

不用太复杂,只需要关注三个关键的地方——通“三关”。一步一步来,慢慢就会感受到变化。

第一关,在后颈部大杼穴

大杼穴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这个地方很多人长时间对着电脑都会僵硬,一摸都是紧紧的。

因为这是膀胱经路过比较狭窄的地方,所以受到外邪,就容易经络收缩,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不通、困重、酸痛的情况。

工作时偶尔停下来,也可以用两手自然交替向后甩,拍打大杼穴。或者用手捏一捏,就会感觉松弛不少。

这个地方最好不要受凉,尤其在洗头洗澡后,可以在吹头发之后,用吹风机热风把后颈部吹一吹,吹走寒邪湿邪

第二关,在臀部八髎穴

八髎穴,位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这是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

它对应着我们腰骶的骶骨,左右对称排布,形如八筒,称为骶神经孔。

疏通八髎,可以调节上下焦气血运行,它还是妇科要穴,调理胞宫。

而冲脉、任脉和督脉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所以能调理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下肢冷痛、女性宫寒、月经不调等问题。

灸这组穴位,将灸发的热力,传达到腰骶部,起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的作用,让灸感透达全身,暖到脚底板。

第三关,膝盖后方的委中穴

老话说“腰背委中求”,不是没有道理的。

经常拍打膝窝,可以帮助缓解腰背的不适,促进整个膀胱经的畅通。

坐下来,弯腰,双手轻轻拍打膝盖后面,每天坚持几分钟,你会发现腿脚变得轻快很多。

这三个地方,其实是我们身体排毒的关键开关。稍微花点时间照顾它们,整条经络的气血就会流动得更顺畅。

像现在入秋了,这三关都可以先灸一灸,我比较推荐沉香灸

沉香灸在门诊上也一直受到很多患者的喜爱和好评。

它是百香之首,又被称为木中黄金

沉香作为一种香料,性味辛香,所以能行散温通;味苦质重,所以可以将药性下行。

沉香既入脾胃经,可以行气温中而止痛,降胃气而止呕;又入肾经,善温肾纳气平喘。

而且沉香温而不燥,行而不泄,无破气之害,理气行血的效果更佳,通中下焦的能力更强。

所以,沉香灸搭配上这通“三关”,借由温热之力循经导络,能够更好的行气活血、排除身体的堆积的淤堵毒素。

秋天,是一个适合向内照顾的季节。

身体不像夏天那样躁动,反而更愿意倾听和回应温柔的对待。每天花几分钟拍一拍、灸一灸,不只是为了排毒,也是一个安静和自己相处的小仪式。

人生在世,很多坎坷磨难的解法,说白了就是一个“通”字。

所谓不通则痛,不痛则通。

当你的生活一团乱麻时,只要头脑想通了,自然迎刃而解。

当你的身体出现淤堵时,只要把气血理通了,自然就身心顺畅了。